《北山》赏析-宋代王安石古诗-落花芳草且徜徉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3 02:37

北山作品原文

北山

王安石

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北山作品赏析

北山把满山翠绿“输”给山间溪流,这当然是山不惜无私馈赠;山间溪流也把汩汩清泉注入山下横塘,水又何辞慷慨解囊?正因为山与水之间和衷共济,在北山上下无论直线形沟渠,还是曲折形池塘,哪儿不是绿水满池,绿波荡漾?

诗人晚年退出政坛后,在这北山(即钟山,今南京紫金山)半山腰里筑室而居,摆脱了尘俗,赢得一身轻松,当然不会辜负大自然的赐予,于是常常出去走走……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当年王维在终南山的时候,也到处逛逛,可是他只是坐下来看看天上白云,是不是因为这流水的尽头,没有别的什么可看呢?王安石却幸运多了,北山是著名的风景区,奇峰异石,名花芳草,怎么也看不够,又何必长时间仰着脖子去看那云飞云起,云卷云舒?也许是因为坐的时间太久吧,百无聊赖间诗人数起风中落花起来了:一、二、三、四……诗人还特地拈出一个“细”字来,看起来好像是为了说明“数”得仔细,其实,还不是缘于心头的恬适与宁静?

既然如今没有什么牵挂了,在回家的路上,步子也就慢了下来。诗人一边走,一边细心观察地面,你看,那春草的色泽真的是一天一个样,翠绿得特别可爱,叶尖上简直要冒出油来;才几天功夫,长得又深又密,还一个劲地向前发展,原来没长草的地方也长出草来了,大有“侵古道,接荒城”的气势,好像正野心勃勃地要努力扩张势力范围似的。诗人一边吮吸着芳草的幽香,一边不由萌发联翩遐想……不知不觉间来到自家门前,望望西边天际,夜幕正在悄悄降落……

如果从语法角度来分析,后两句当然都是因果句式:第三句,之所以“细数落花”是因为“坐久”,这是由果溯因;第四句,因为“缓寻芳草”所以“归迟”,则是由因及果。诗人正是用互为因果的工丽偶句,把陶醉于北山自然美而流连忘返的情态活画出来了。

有意思的是,这么脍炙人口的两句诗却引出诗坛好一番热闹:有诗评家说,这第三句是源于王维的诗句:“兴阑啼鸟缓,坐久落花多。”(《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第四句是源于刘长卿的诗句:“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长沙过贾谊宅》)那意思是似乎有蹈袭痕迹;也有诗评家为作者辩护说,诗人为了描画眼前景物,潜意识里出现前人诗句是一种不自觉行为。无论正说反说,似乎都逃脱不了袭用前人诗句的嫌疑。其实,纵然在字面上与前人诗句有些相同之处又有什么关系?晏几道《临江仙》词中“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就是五代人翁宏的原句,沈祖棻先生对此开了个玩笑,她说:“这就像临邛的卓文君只有再嫁司马相如才能扬名后世”一样。是啊,谁又能说晏几道是抄袭的呢?

如果我们细加品味,这些诗句尽管某些文字有相同之处,它们所营造出的意境其实有质的不同:王维的诗表现出春去花残的阑珊意绪,刘长卿也不过表达了哲人已逝的哀悼与忧伤,两个人的诗歌情调都是很低沉的;王安石则不同,不但传达出诗人退出政坛后一种安恬宁静的心境,也为我们描画出北山上随着节物推移而呈现出绿肥红瘦的美好风光,诗歌情调不是积极得多么?

北山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人(今江西抚州)。庆历二年(1042)进士,嘉祐三年(1058)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罢相,次年再相,九年再罢相,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半山园,封舒国公,旋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有《王临川集》等。

更多王安石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