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初夏》赏析-宋代司马光古诗-即景抒怀借物明志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3 02:28

客中初夏作品原文

客中初夏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客中初夏作品赏析

四月已届初夏,送走了料峭春寒;一场骤雨刚过,太阳从云缝里露出绯红的笑脸,照在人身上显得暖和而舒适。诗人挑出“清和”一词来形容,真的是再贴切不过。

诗人说,正对着他门前的是“南山”。南山素以风景秀美著称,可是在阴雨天气中却只是一个影影绰绰的轮廓,总给人以雾里看花的感觉;现在一切都看得格外分明,可以让你尽情领略南山的风韵!诗人在这里拈出一个“转”字来,乍一看,好像只是为了说明随着雨过天晴使南山景物在视野中清晰度有了显著变化;细细一想,不也透出诗人淡淡的喜悦情怀?

是想抖落朝夕伏案的劳累呢,还是受郊原好景的召唤?诗人披着这雨后新阳到户外走走。

郊原漫步,万虑全消,身心顿觉轻松了许多。兴之所至,也就信步由之。走着,走着,诗人眼睛一亮,河岸边不是一排垂柳么?你看一棵棵亭亭玉立,楚楚可人,俨然一群穿着绿色衣裙的少女在翩翩起舞。诗人忽然想起韩愈的诗句来:“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晚春》)。韩愈说那柳絮像雪花一样漫天飞舞,是因为没有“才思”,缺少点文化;细细一想,也不全是;你只要看看它,一经脱离枝头,就随风飘荡,忽东忽西,一味听从春风簸弄,不也是没有一丁点主见?说它像“雪”,其实它并没有雪花那么晶莹洁白,只是一个劲搅扰人们的呼吸视听,你说谁喜欢这些沾衣惹袖的东西呢?现在好了,岁序的车轮一经辗过芳春的原野,驶进初夏的驿站了,再也没有因风飞起的柳絮,空气也清新干净得多……

走着,走着,园埂上一排茁壮成长的向日葵引起诗人的注目。是啊,别看这葵花没有枝头百花那么鲜艳媚丽,没有林间乔木那么魁梧挺拔,可是,它从发芽到花盘盛开,始终向着太阳,不论土壤肥瘠,不择地势高下,不犹豫,不彷徨,从不改变方向。在林林总总的植物族类中,有哪种植物能像它这样意志坚定呢?也许,“葵藿倾太阳”,是缘于“物性固难夺”吧。

读者也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说,向日“葵花”是眼前可视可感的现实中的景物;那么,因风飞起的“柳絮”,在初夏季节只能是存在于想象中的缺位意象,四月郊原可写的景物很多,诗人为什么偏偏选取这两种景物呢?

为了便于理解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审视一下诗章题目“客中初夏”,“客中”又何所指?

宋人蔡正孙《诗林广记》曾收录了这首诗,原题是《居洛初夏作》。诗下还附录了《东皋杂记》一则资料:“温公居洛阳作此诗”。据此看来,“客中”当然是指作者离京外任洛阳期间。原来,熙宁三年(1070)司马光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判西京(即洛阳)御史台,从此在洛阳呆了十五年。从这首诗后两句用“无”和“有”这种否定、肯定句式看,与其说这是一首即景咏物小唱,倒不如说是即景以抒怀,借物以明志。诗人的意思无疑是:姑勿论政治风云怎么变幻,自己决不像“柳絮”那样随着风向改变自己的观点,而是要像“向日葵”那样始终向着朝廷忠贞不渝。难怪《东皋杂记》加上这么一条短评:“其爱君忠义之志概见于此。”对王安石与司马光所持政见的是非得失,我们可以姑置不论,就诗歌艺术看,对比鲜明而不着痕迹,寓意明确又并不直露,咏物而不滞于物,这样的即景小唱还是值得称道的!

客中初夏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宝元初进士。仁宗末年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英宗时,进龙图阁直学士,神宗即位,擢翰林学士,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知永兴军,旋判西京御史台,哲宗即位,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主持朝政,废除新法。为相八月,病死。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

有《资治通鉴》、《司马文公正文集》、《稽古录》等。

更多司马光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