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思作品原文
乡思
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乡思作品赏析
古人认为,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天的尽头。可是你纵然把天的尽头望穿,还是望不到家乡的影子。天的尽头本来就不可以道里计,天尽头之外不更是遥不可及?真的是太渺茫、太不可思议了。你说,想回到家乡还有一丁点儿希望么?
开章两句就把“乡思”逼向百尺竿头,想再进一步,似乎难以为继。这样的艺术构想当然要算诗歌的极致;可是这种推进一层的写作手法,也并不是李觏的始作俑,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里就列举了好几个例证,如:
同时人石延年《高楼》诗:
“水尽天不尽,人在天尽头。”
范仲淹《苏幕遮》词: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
还有欧阳修《踏莎行》词:
“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
行人更在春山外。”
……
既然这样的手法层见叠出,当然开章两句也就算不了稀奇;奇就奇在后面接上的这么两句——
望着,望着,也许是因为望的时间太久吧,太阳已渐渐地沉没西山了。暮霭沉沉,天的尽头也望不清了,只有不远处的青山在隐隐约约间。是青山阻断了眺望家乡的视线,那青山真的是太可恨;不知不觉地,暮色在扩散、弥漫,顷刻间已织成一张巨大的帷幕,把青碧色的山峦包裹得严严实实,最后连青碧的山峦也望不见了……
如果说,碧山遮望眼是已然可恨的话;那么,“碧山还被暮云遮”,拿白居易的话来说,不是“此恨绵绵无尽期”么?
也许有人会说,从诗章中驱遣的意象和所营构出的意境看,诗人创作的灵感也可能是受到唐人的启迪,如:
杜甫《夜闻觱篥》:
“君知天地干戈满,不见江湖行路难。”
李商隐《无题》: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细细地玩味:如果说在“碧山”、“暮云”这些自然意象里也许有前人的影子,那么,诗歌内蕴却要丰富多了。仅从层次看,杜诗和李诗不过两个层次,倒是宋徽宗赵佶的《宴山亭·北行见杏花》值得我们关注:
“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想见故宫,故宫不见;转向梦见;最后连梦也不做。算起来也只有三个层次。
李觏这首诗呢,四句诗就有四层意思。且不说思想层次的丰富性已经是前人笔下所无,就说它酿造出的乡愁情感的饱满度也浓化到人们难以承重之重。所以有人说,这首诗的情调太凄苦了。有意思的是,宋人吴处厚在《青箱杂记》里说得更玄乎:
“识者谓此诗,意有重重障碍,李君其不偶乎!”
认为这是一种不祥的预兆。于是被人们谥之为“诗谶”。其实,人生祸福难期,就像大自然阴晴不定,这与写诗有什么关系?倒是这首诗紧扣一个字“望”字,步步为营,层层递进,峰回路转,一转一深,看似娓娓道来,其实高潮迭起,实在值得称道。
乡思作者简介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建昌军南城(今属江西)人。世称盱江先生,又称直讲先生。是位思想家。庆历二年(1042)举“茂才异等”不第。皇祐初,以范仲淹荐试太学助教,历任太学说书,权同管勾太学,拥护庆历新政,排斥佛、道二教。以文章知名。
有《直讲先生文集》(亦称《盱江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