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望夜不见月有感作品原文
八月望夜不见月有感(其一)
宋祁
素波凉晕淡曾城,怊怅三年此夜情。
独卷疏帷成默坐,暗虫相应作秋声。
八月望夜不见月有感作品赏析
“波”本来是指振动在物体传播中的状态,这里借指月光。前缀一个“素”字,涂抹上淡淡的白色,无疑是从谢庄《月赋》中“素月流天”句熔铸而成,用来形容月光的轻柔与淡薄;“晕”指月光经云层水分的折射所形成的光像。前附一个“凉”字,暗示凉来暑尽,时令已届金秋,正好照应诗题中“八月望夜”。“曾”这里通“层”,高的意思,“曾城”,当然是指远处高高耸立的城楼。如果是在朗月光照之下,高城准会明显而清晰;诗人偏偏着上一个“淡”字,说明今夜月色朦胧,高城只是一道淡淡的阴影。这开章第一句用月色与高城的视觉形象告诉读者:从“素波凉晕”看,明明是有“月”在;月光下的景物却又如此模糊,这不显然是被浮云所掩么?
第二句后作者有个自注:“在淮南三年,中秋俱不见月。”那浮云实在可恶!可是转念一想,纵然浮云真的这样恶作剧,那也只是一种天气现象罢了,生发一点惆怅的情绪还是可以理解的;可是,竟为此大发感慨,甚至“怊怅”的情绪整整持续“三年”,这就有些使人费解了:宋祁也是一位政坛人物,饱经过风风雨雨,神经会如此脆弱么?这不得不使我们关注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史料称:宋祁和他的哥哥宋庠同于天圣二年(1024)举进士,时人号为“大小宋”,朝野颇为知名。庆历元年(1041),宋庠因为与宰相吕夷简政见不合,罢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出知扬州;宋祁因为受到哥哥的牵连,也只好托病请求外调,出知寿州(也就是自注中的“淮南”,治所在今安徽寿县)。无辜遭贬,离京外任,到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整整三年了。这就像有朗朗月华的中秋之夜,本来可以给世人以光明的前景;如今却被浮云所遮蔽,使光景黯淡,诗人能不耿耿于怀么?
把日月这些自然意象作为人们情感的载体,诗歌史上不乏先例,如:“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古诗十九首》第一首)。李善解释为用来比喻“奸邪之毁忠良”(《文选注》);又如:“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登金陵凤凰台》)。李白不也是因为被排挤出京,借此抒发忧国伤时的情怀?你说,宋祁兄弟俩本来身居要职,眼看可以大展鸿猷,哪知竟遭诬陷,三年不得回京,诗人怎么不郁结于心?
如果说,这前两句诗人从中秋无月的天气现象中,枨触起宦海沉浮的愤懑;那么,后两句就是把惆怅的情怀融进环境的描写中——
在这中秋之夜尽管见不到月光,诗人还是要卷起稀疏的窗帘注视着天幕,他也知道在短时间内,云开月出是不可能的事;他只是想一个人在室内默默地枯坐着,让旅居的孤寂像毒蛇般啮噬这颗受伤的心……
这时候,不知从哪儿传来唧唧虫声,似倾诉,也像啜泣,它伴着瑟瑟秋风和萧萧落木,组成“秋”的和声!
诗人惶惑了:这是从金秋郊野传来的天籁呢,还是在这他乡秋夜从诗人心灵深处发出的悲鸣?
怊怅三年缘底事,总为浮云掩月华。穿过千年的时空隧道,我们仿佛听到诗人深长的叹息!
八月望夜不见月有感作者简介
宋祁(998—1061)字子京,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
有《宋景文集》、《笔记》、《益郡方物略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