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上亭壁四首作品原文
书河上亭壁四首(其三)
寇准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书河上亭壁四首作品赏析
如血的残阳有气无力地蜷缩在西边的山头,这是一个暗淡的秋日黄昏。
在黄河岸边一座高亭上,一位面容憔悴的中年诗人,正斜靠着长廊上的栏杆,面对黄河凝眸远眺,眼神里流淌的是焦灼,还是忧伤?于是,我们读到他这支即景抒怀的短唱。
开章第一句描画的是一幅秋日黄河的近景画面——
怎么啦,河“岸”怎么突然变“阔”了呢?是因为黄河改道,还是视觉误差?“岸阔”一语,原来并非诗人杜撰,而是有依据的:记得唐代洛阳人王湾因事到江南去,途经江苏镇江,船泊北固山下,不就留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名句?细心的读者也许会说,王湾之所以看到长江“岸阔”,是因为春潮骤涨,江水与两岸齐平;这时候是秋天,不明明是枯水期么?仔细一琢磨,诗人的意思显然是:昔日千帆如织,河面当然显得热闹与拥挤;今天,只有稀稀落落的几艘征帆,不但河面显得空旷开阔,连黄河烟波也显得浩渺无涯。诗人眼看这“岸阔樯稀”的萧条景象,心海里怎能不翻涌起凄清寥落的情感之潮?
第二句一开头,诗人在“凭”字前着上一个“独”字,从表面看,仿佛是为了说明他是一个人登上河亭的;深一层去想,还不是因为人海茫茫,知音难觅的心灵孤独?在“槛”字前拈出一个“危”字,好像只是形容河上亭轩高高耸立,其实骨子里还不是缘于四无依傍、独立无邻的寂寞与空虚?面对斯情斯景,诗人心头不由百感交集,思绪绵绵,就像眼前的河水,汩汩滔滔,悠悠无尽……
诗人如此思绪悠长,是缘于长卿般牢落,还是像屈子样凄凉?当我们正想沿着诗歌的意脉倾听诗人情感倾诉的时候,哪知诗章后两句却笔锋陡转,为我们描画了另一幅秋日风光的远景画面——
秋风瑟瑟,昭示岁序将残,曾经枝繁叶茂的远处树林,已是落木“萧萧”,变成疏疏朗朗的了。也许是夕阳将要沉没西山吧,透过那一抹“疏林”,连绵起伏的“秋山”只有一半带着夕阳的余晖,还能显出些许亮色;那另一半却变得更加幽深而黯淡……
掩卷沉思,诗人为我们描画了两幅画面:一幅是近景画:岸阔樯稀,黄河渺茫浩瀚;一幅是远景画:夕阳斜照,秋林落木萧萧。这使我们想起杜甫的诗句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这就耐人寻味了:杜甫写这首诗是在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已五十五岁,正步入人生的暮年,当然是有感于长年漂泊,老病孤愁;诗人寇准呢,写这首诗是在北宋景德年间,诗人才四十多岁,正当壮年,为什么诗歌意境也如此苍凉呢?
从原诗题中也许能窥出其中端倪。原诗题说:“洎出中书,复领分陕”。你想,诗人从位高权重的政治中枢,一下子被降为一个小小的地方行政长官,其原因据说是因为曾经破格提拔几位贤才,遭到政敌攻讦,被逐出朝廷。一个政绩卓著的堂堂大国宰辅,竟然遭到小人物的诬陷,无疑,这是一种巨大的潜在恶势力在起作用。为国家安危计,也为自己的政治前途考虑,诗人能不为之忧虑么?
独上河亭思悄悄,凭栏怎得不怆然?
书河上亭壁四首作者简介
寇准(961—1023)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太平兴国五年(980)进士,淳化五年(994)除参知政事,景德元年(1004),辽兵大入,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力排众议,促真宗亲征,进驻澶州督战,与辽订“澶渊之盟”。后为王钦若等所谗,罢相。天禧三年(1019)复相,拜莱国公,又受丁谓排挤,降官,后贬逐雷州,死于南方。仁宗时追赠中书令,谥忠愍。
今传《寇忠愍公诗集》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