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词五首作品原文
田词五首(其四)
王禹偁
北山种了种南山,相助力耕岂有偏。
愿得人间皆似我,也应四海少荒田。
田词五首作品赏析
“北山种了种南山”,种了这山种那山。简直有用不完的力气,使不尽的劲头,既挥洒出改造山河的一腔浩气,也洋溢着互助合作的满腹豪情。这支小唱用口语化的表达,唱劳动者的心声,犹如一支清新活泼的民歌。
在这里,也不由人顿生疑窦:如果说,“种豆南山下”,是因为山下有平畴沃壤:那么,山头上除了丛林榛莽,就是嶙峋乱石,这么斩荆棘而凿岩,究竟是干什么来着?
原来,从唐末群雄逐鹿中原,接着又是五代十国的纷争割据,持续几十年来,战火频仍,烽烟四起。“八州之内,鞠为荒榛,幅员数百里,人烟断绝。”(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引》)土地大面积抛荒,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哪个地方不是村落丘墟,哪里的人民不是流离失所?赵宋王朝统一全国之后,从战争劫难中幸存下来并获得和平安定的人们,谁不想使出浑身气力来开荒扩种,以重建自己的家园并开创出全新的生活?
诗题中的“畬田”,就是当时山区一种刀耕火种的极原始的耕作方式。由于生产力低下,一开春,山民们就上山砍树,树枝干燥后,再把它烧成灰当作肥料,趁灰尚热,就垦山凿石,又不误农时地播下种子。当然,要想凿山垦荒,决不是一家一户力所能及的事,所以他们采取互助合作的形式,只要一家有了畬田活动,四周乡邻,不管是否有约,纵然素不相识,都闻讯赶来,“虽数百里,如期而至,锄斧随焉。”(《畬田词·序》)于是,在我们面前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一群又一群鹑衣百结的山民,有的扛着铁锄,有的带着刀斧,虽然一个个面黄肌瘦,脸上却充满兴奋的神色。到工地之后,奋力劳作,挥汗如雨,没有一个人偷懒耍滑,更没有一个人存有偏心……“相助力耕岂有偏”,这,就是诗人为山民唱的一支劳动协作的友谊颂歌。
诗人王禹写这首诗的时候,正是宋太宗淳化二年(991),他因事被贬谪商州(治所在今陕西商县)任团练副使。这是宋朝常用来安置贬谪官员的一个虚职,根本就没有什么“公家事”可干。这在客观上也给诗人提供了接近底层劳动人民的机会。商州有些属县“皆深山穷谷,不通辙迹”,连车子也进不去,交通十分闭塞,老百姓生活极端穷苦。
诗章后两句说:“愿得人间皆似我,也应四海少荒田。”这里的“我”,当然是指商州的山民,也包括诗人自己。无疑,诗人把自己融入劳动者的群体中,与山民们休戚相关,荣辱与共,早就成了他们中间的一员了。这两句既是表达山民和诗人的愿望,也是诗人在向统治者呼吁,他在原序中就说:
“亦欲采诗官闻之,传于执政者。苟择良二千石(古代郡守的代称)暨贤百里(县令的代称),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义,庶乎污莱尽辟矣。”
他的意思是呼吁当局者选择一些好的郡守和县令,鼓励人们开荒生产,并效仿商州山民开展合作互助,那么就能开垦更多的荒地,使人们能过上温饱的生活。尽管中国封建社会的现实并不如诗人美好的想象,挣扎在底层的劳动人也始终无法摆脱饥饿的威胁,可是商州山民这种合作互助的生产方式总是可以倡导的!
田词五首作者简介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世代务农,太平兴国八年(983)进士。历任右拾遗、翰林学士、知制诰。遇事敢言,屡以事贬官。真宗时,预修《太祖实录》,直书史事,为宰相不满,降知益州,后迁蕲州,病卒。
有《小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