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枝词作品原文
柳枝词
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柳枝词作品赏析
“画舸”,当然是装饰华丽、型制精美的航船。诗章用“亭亭”来形容它,可见船身高大而轩敞。从“系”字看,说明它是被拴在潭岸边一棵柳树上。潭水汪汪一碧,漾起淡淡涟漪;柳枝轻轻飘拂,俨如婆娑起舞。一艘色彩艳丽的“画舸”就静静地躺在绿杨和碧水之间。这开章第一句描画的不正是一幅明丽静美的春潭画舸图么?
“画舸”是干什么来着?
从第二句看,原来是诗人的朋友要告别远行,诗人正为他设宴饯行哩!这里的“酒半酣”显然包含有两种意思:一方面告诉我们:酒喝了一杯又一杯,刚刚喝到兴头上,别情的潮水正井喷般往外冒,还有很多心底话需要诉说;另一方面也是在暗示我们,尽管酒没有尽兴,话没有说够,舟子却在解缆启碇,频频催发了。
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不散的筵席,朋友既决心远去,启碇将行也是情理中事;可是一想到这番远行,萍踪难定,再见难期,又怎么撕扯得断那依依惜别的缕缕情丝?再想到江涛汹涌,航程漫漫,不管烟波险恶,不避雨骤风狂,又怎么放得下对朋友此行安全的担心和心头的牵挂?
可是,精美的“画舸”却毫不顾及人的情感,眼看就要告别这杏花春雨江南,载着沉甸甸的别恨离愁,扬帆远去……
这最后一句实在耐人寻味。
离愁别恨本非具体事物,但诗章却说“载将离恨”,仿佛它是一种有形状、有重量的物体,可以用运载工具装载似的。这种变无形为有形的创新手法,顿时使诗章变得生动活泼起来,不但浓化了诗情,而且平添谐趣。一经诗人率先运用,后来诗坛竞相效仿——
北宋诗人苏轼首先发现了它,并在《虞美人》中孕育出他的好句:
“无情汴水向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
之后,南渡前后女词人李清照在《武陵春》中用否定形式加以发展和强化:
“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南宋词人石孝友别出蹊径,在《玉楼春》中把船换成马:
“春愁离恨重于山,不信马儿驮得动。”
元代戏剧作家王实甫又在《西厢记》第三折中把马换成车: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
由于郑文宝这一发轫之功,逗得后世诗坛华章迭出,惹得诗人们妙语连珠;当然,也铸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灿烂与辉煌,显示出古代诗歌宝库的充盈与瑰丽。
据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这首诗本来没有题目,是有人在客舍的墙壁上发现了它。有“好事者填入乐府”。看来,《柳枝词》是旧乐府的曲牌,并不是原来的诗题,现在却把它当作诗题,这种张冠李戴、文不对题的现象,又怎么会被诗坛认可呢?
钱钟书先生慧心独悟,他说:
“‘系’字的意思里就包含着杨柳,古代有折柳赠别的风俗,所以刘禹锡《柳枝词》说‘长安陌上无穷树,只有垂杨绾别离。’”(《宋诗选注》)
由曲牌的名称领悟出诗章的意旨,探骊而得珠,不是使这首小诗更别饶韵致么?
柳枝词作者简介
郑文宝(953—1013)字仲贤,汀州宁化(今属福建)人,太平兴国八年(983)进士。初师事徐铉,仕南唐为校书郎,历官陕西转运使、兵部员外郎。诗风格清丽柔婉,多警句,为欧阳修、司马光所称赏。
有《江表志》、《南唐近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