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中作品原文
郢中
[唐]汪遵
莫言白雪少人听,高调都难称俗情。
不是楚王询宋玉,巴歌犹掩绕梁声。
郢中作品赏析
宋玉的《对楚王问》是一篇妙文,为后代留下了“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两个成语,并启发了后世驳论不休的“雅”“俗”之争。汪遵的《郢中》,就是他的妙文隔代的回声与和声。
晚唐的汪遵,宣州泾县(今安徽泾县)人。少时家贫,为县中小吏,借书苦读,彻夜强记,遂工诗。后来自动离岗去京应进士试,于长安城郊邂逅送客的同乡诗人许棠,许堂侮谩他说:“小吏不忖,而欲与棠同研席乎?”汪遵咸通七年(866年)登进士第,同科状元是韩愈之孙韩衮,而许棠及第却比他迟了五年。
宋玉在《对楚王问》中说,客在“郢中”(楚国都城,今湖北江陵县北)唱《下里》《巴人》,和者数千人,唱《阳春》《白雪》,和者不过数十人。他认为“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故鸟有凤而鱼有鲲”。读汪遵之诗,可见他是宋玉的同调,也可见我们今日要有普及大众的“下里巴人”,也要有具有精美品质而为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文化代表的“阳春白雪”。
汪遵简介
汪遵,(全唐诗云:一作王遵)(约公元八七七年前后在世),宣州泾县人(唐诗纪事作宣城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初为小吏。家贫,借人书,昼夜苦读。工为绝诗。与许棠同乡。棠在京师,偶送客至灞、浐间,忽遇遵于途,行李索然。询其因何事来京,遵答以来就贡。棠怒斥之曰:“小吏不忖,而欲与棠同研席乎”?甚侮慢之。咸通七年,(公元八六六年)擢进士第。后五年,棠始亦及第。遵诗有集《唐才子传》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