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鹰作品原文
画鹰
[唐]杜甫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㧐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画鹰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在唐代以前,题画诗得未曾有,时至杜甫,他创为题画松、画鹤、画马、画鹰、画山水等诸多篇章,是以后日见繁荣的“题画诗”这一诗歌门类的开创者。清人沈德潜《说诗啐语》说得好:“唐以前未见题画诗,开此体者老杜也。”作为尚武精神的象征,“维师尚父,时维鹰扬”,鹰,早就翱翔在两千年前的《诗经·大雅·大明》篇中了。唐人崇尚武功,而且游猎之风颇盛,养鹰成为时尚,而苍鹰有凌越众鸟的矫健之姿和搏击长天的勇武之志,故而成为唐人的审美对象。《画鹰》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不仅为他人所画之鹰传神,而且更是借物寓志,抒写自己的胸怀抱负。首两句倒装,以逆笔收势,以画鹰作真鹰,十分警动,抓人眼球。
大约是同一时期,杜甫还写了一首激扬奋厉的《房兵曹胡马》,与这首《画鹰》一为咏马,一为咏鹰,堪称可以对读的姐妹之篇。
杜甫简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