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碧云天》赏析-[宋]范仲淹古诗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3 01:09

苏幕遮·碧云天作品原文

苏幕遮·碧云天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苏幕遮·碧云天》赏析-[宋]范仲淹古诗

苏幕遮·碧云天作品赏析

一代名相范仲淹的《苏幕遮》这首羁旅相思之作,有如山间的清溪,月下的池水,初上的眉月。英雄人物并非只有侠骨,同时也有柔肠,并非只有剑胆,而且也有琴心,他秋夜怀人,忧心忡忡,酒到愁肠,就已化成了相思的泪水。英雄儿女自柔情,没有矫饰,没有伪装,没有出于欺骗与愚弄众生的神化,有的是人生的真实与感情的真实。

如此隽言妙语,有如令人欣羡的财宝,总不免引起他人的觊觎而眼红手痒。元代戏剧家王实甫在《西厢记·长亭送别》中,就半偷半借地化用了范仲淹词而写出了名曲《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范仲淹简介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同担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上疏《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十项改革措施。庆历五年(1045年),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任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知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行至徐州,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四岁,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更多范仲淹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