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顿与英诗“步”、法诗“顿”的比较
中文诗每顿通常含两个字音,相当于英诗的“音步”(foot),已如上所述。但有一点它与英诗步不同。步完全因轻重相间见节奏,普通虽是先轻后重,而先重后轻亦未尝不可。中诗顿绝对不能先扬后抑,必须先抑后扬,而这种抑扬不完全在轻重上见出,是同时在长短、高低、轻重三方面见出。每顿中第二字都比第一字读得较长、较高、较重。就这一点说,中诗顿所产生的节奏很近于法诗顿。严格地说,中诗音步用“顿”字来称呼,只是沿用旧名词,并不十分恰当,因为在实际上声音到“顿”的位置时并不必停顿。只略延长、提高、加重。就这一点说,它和法文诗的顿似微有不同,因为法诗到“顿”(尤其是“中顿”)的位置时往往实在是要略微停顿的。
在英诗的“步”和中诗、法诗的“顿”里,长短都没有定准。英诗每步含两字音的也可以偶尔夹入三单音步或一单音步以生变化,例如:
第一音步含三音,是无疑地比第三音步两个短促而不着重的音较长。法诗的顿长短往往悬殊更大,尤其是浪漫格,因为顿的数目固定而位置不固定。例如:
第三顿特别长,第一顿特别短,是很显然的。中诗的顿在字面上虽似少伸缩(大半两音),但读起来长短悬殊仍然很大,这全取决于语言的自然节奏以及字音本身的调质。例如: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第一句“念天地”顿不能有“之悠悠”顿那么长,第二句“独怆然”顿也不能有“而涕下”顿那么短。再如: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七个叠字虽各占一顿,而长短却略有不同,入声的叠字自然比平上声的叠字较短。
近来论诗者往往不明白每顿长短有伸缩的道理,发生许多误会。有人把顿看成拍子,不知道音乐中一个拍子有定量的长短,诗中的顿没有定量的长短,不能相提并论。
中文诗因为读时长短有伸缩和到顿必扬的两个缘故,四声的分别对于节奏的影响越显得微小。这件事实是研究中国诗的声律者所应特别注意的。它很明白地告诉我们:中国诗的节奏第一在顿的抑扬上看出,至于平仄相间,还在其次。明白这个道理,我们更可见拿平仄比拟英德文诗的“轻重律”,实在是牵强附会。
朱光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