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寓》赏析-[唐]杜荀鹤古诗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3 00:28

感寓作品原文

感寓

[唐]杜荀鹤

大海波涛浅,小人方寸深。

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

《感寓》赏析-[唐]杜荀鹤古诗

感寓作品赏析

人,如果本应该是如前苏联名作家高尔基所说“大写的人”,那么,小人就是十足的“小写的人”,即人格卑鄙、行为阴险的邪恶之人的代称。

波涛浩渺的大海本来很“大”很“深”,方寸之地的人心本来很“小”很“浅”,诗人反其道而错位言之,逆向对比强烈。言之不足,故重言之,“海枯”与“人死”对举,“终见底”与“不知心”对照,进一步揭示出小人之心的居心叵测。小人有强烈的私欲,又没有任何道德负担与底线,同时又极善于伪装,不择手段,所以正人君子往往非其对手。在杜荀鹤之前,大奸兼小人的李林甫于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爬上相位,嫉贤妒能、弄权祸国二十年,人称其“口有蜜,腹有剑”,乃成语“口蜜腹剑”之原典。

“小人”这一族群起源很早,作用极坏,早在诗经的《邶风·柏舟》中,就有“忧心悄悄,愠于群小”之句了,其子孙以后绵延不绝,以至如今。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读杜荀鹤之诗,戚戚的小人何妨对号入座,坦荡的正人则当以此为鉴。

杜荀鹤简介

杜荀鹤(约846—约906),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属安徽省石台)人。他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仍未授官,乃返乡闲居。曾以诗颂朱温,后朱温取唐建梁,任以翰林学士,知制诰,故入《梁书》 (按应作《五代史记》;《梁书》主要记述了南朝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502—557年)五十余年的史事。)。

他以“诗旨未能忘救物”(《自叙》)自期,故而对晚唐的混乱黑暗,以及人民由此而深受的苦痛,颇多反映,如山中寡妇的避征无门,《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中官兵的遍搜珠宝,乱杀平民,甚至拆古寺,掘荒坟;《再经胡城县》中酷吏的残忍,县民的含冤,都是这以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其诗也明白平易,且都是近体诗,但也失之浅率,不甚耐读。他自称【苦吟】,从技巧上说,未必如此。《沧浪诗话》将他列为一体,翁方纲不以为然,在《石洲诗话》中说:【咸通十哲,概乏风骨……杜荀鹤至令严沧浪目为一体,亦殊浅易。】《苕溪渔隐丛话》引《幕府燕闲录》,也谓鄙俚浅俗,惟宫词为唐第一。

更多杜荀鹤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