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韵的性质与起源
中国学者讨论诗的音节,向来分声、韵两层来说。四声的分析已见上文。韵有两种:一种是句内押韵,一种是句尾押韵。它们实在都是叠韵,不过在中文习惯里,句内相邻两字成韵才叫“叠韵”,诸句尾字成韵则叫做“押韵”。
韵与声是密切相关的。在古英文诗中,双声有韵的功用(详见第八章)。依阮元说,齐梁以前,“韵”兼包近代的“声”、“韵”两个意义。齐梁时有“有韵为文,无韵为笔”之说,但昭明太子所选的叫做《文选》,里面不押韵的文章还是很多。阮氏在《文韵说》里根据这个事实下结论说:
梁时恒言所谓韵者固指押韵脚,亦兼指章句中之声韵,即古人所言之宫羽,今人所言之平仄也。……声韵流变而成四六,亦只论章句中之平仄,不复有押脚韵也。四六乃韵文之极致,不得谓之为无韵之文也。昭明所选不押韵脚之文,本皆奇偶相生,有声音者,所谓韵也。
这个学说很可注意,因为它很明白地指点出来,中国韵文之中有不押韵脚的一种,就是赋与四六之类。“韵”在古代兼包“声”、“韵”两义,尚另有一证。钟嵘《诗品》谓“若‘置酒高堂上’、‘明月照高楼’为韵之首”,他所谓“韵”显然是指“声”。不过阮氏谓昭明所选皆“韵文”,也还有疑义,因为“序”、“论”、“书”、“笺”诸类中有许多文章不但不押韵脚,也并不讲求“奇偶相生”。我们姑沿用“韵”的流行的意义,专指“押韵脚”。中国文字除鼻音外都以母音收,所谓同韵只是同母音。西文同韵字则母音之后的子音亦必相同。所以中文同韵字最多,押韵较易。
韵在中国发生最早。流传到现在的古籍大半都有韵。《诗经》为韵文,固不用说,即记事说理的著作,像《书经·大禹谟》“帝德广润”段,《伊训》“圣谟洋洋”段,《易经》中《彖》、《象》、《杂卦》诸篇,《礼记·曲礼》“行前朱鸟而后玄武”段,《乐记》“今夫古乐”和“夫古者天地顺而四时当”诸段以至《老子》、《庄子》都有用韵的痕迹。在古代文学中,最清楚的分别是伴乐与不伴乐,至于有韵无韵,还在其次。诗和散文的分别并不在韵的有无。诗皆可歌,歌必伴乐,散文不伴乐,但仍可有韵。
韵的起源如何,从前人说法颇多,最普通的是韵文便于记忆。章学诚在《文史通义·诗教》中说:
演畴皇极,训诰之韵者也,所以便讽诵,志不忘也。……后世杂艺百家,诵拾名数,率用五言七字,演为歌谣,咸以便记诵,皆无当于诗人之义也。
不过这种说法只指出韵的一种功用,不一定可说明韵的起源。章氏所举的尽是说理记事的应用文,大半是“笔之于书”的。人类在发明文字之前已经开始唱歌、跳舞,已有一部分韵语文学“活在口头上”,所以诗歌的韵必在应用文的韵之前,韵的起源必须在原始诗歌里去找。原始诗歌的韵也未尝没有便于记忆一层功用,但它的主要的成因或许是歌、乐、舞未分时用来点明一节乐调和一段舞步的停顿,应和每节乐调之末同一乐器的重复的声音(详见第一章第五节)。所以韵是歌、乐、舞同源的一种遗痕,主要功用仍在造成音节的前后呼应与和谐。
朱光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