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赏析-[唐]虞世南古诗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3 00:22

作品原文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赏析-[唐]虞世南古诗

作品赏析

20世纪80年代伊始,诗人余光中写有《听蝉》一诗:“知了知了你知不知/岛上的夏天有多长/多长是夏天的故事/锯齿锯齿又锯齿/拉你天真的金锯子/试试夏天有多长。”其实,从南朝梁代范云《咏早蝉诗》以来以至清代,蝉就独奏或合唱在许多人的诗中了,在唐诗人的作品中演奏得尤为热烈。

虞世南,书法与欧阳询并称“欧虞”。太宗称其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这首借蝉抒怀之作,是所谓咏物诗,他先写蝉的形态,餐风饮露的高洁和其鸣声的高远,然后写自己的寄托:一个人行事端方,品格高尚,自然会有美好的声誉,而不需要借助他人的吹嘘,权势的力量。

新加坡诗人蔡欣有一首小诗,也是以《蝉》为题:“响响亮亮的下午/一树绿蒲团上/有只蝉把闹市/参成一座空山。”语工意新,小如晶莹的珍珠,味如回甘的橄榄,那是咏蝉之诗的又一种天地了。

虞世南简介

永兴文懿公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汉族,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南北朝至隋唐时著名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陈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之弟。

虞世南生性沉静寡欲,意志坚定努力学习。在陈朝时,曾任建安王法曹参军、西阳王友。入隋后,官秘书郎、起居舍人。隋朝灭亡后,被窦建德任命为黄门侍郎。李世民灭窦建德后,引虞世南为秦王府参军、记室参军、弘文馆学士,与房玄龄共掌文翰,为“十八学士”之一。太宗贞观年间,历任著作郎、秘书少监、秘书监等职,先后封永兴县子、永兴县公,故世称“虞永兴、虞秘监”。他虽容貌怯懦、弱不胜衣,但性情刚烈,直言敢谏,深得太宗敬重。贞观十二年(638年)卒,年八十一岁,获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懿,配葬昭陵。贞观十七年(643年),绘像凌烟阁。

唐太宗称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日本学界称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为“初唐三大家”。其所编的《北堂书钞》被誉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原有诗文集30卷,但已散失不全。民国张寿镛辑成 《虞秘监集》 4卷,收入 《四明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