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邻家吹笙作品原文
听邻家吹笙
[唐]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听邻家吹笙作品赏析
“笙”是一种簧管乐器,《诗·小雅·鹿鸣》说:“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它早就吹奏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中了。多簧管组成的笙,如凤翼参差,声音清亮,好像凤鸣之声,故又名“凤吹”。
中唐诗人郎士元的《听邻家吹笙》没有正面写吹奏者,也未正面描状乐音,而只着意于写听笙的感受,全诗出之以联想与想象,而且是听觉转换为视觉的“通感”,构思也一句一转,婉曲生姿。“笙”乐气象富丽,格调高华,令人心向往之,本诉之听觉,诗人却转化为视觉意象之“彩霞”,笙乐欢快明媚,堂皇富丽,而灼灼其华的“碧桃”乃王母桃花,诗人隔墙倾听,复疑乐声如天上的桃花盛开。全诗新颖而幻美,是听觉的也是视觉的美的盛宴。郎士元之后,薛能有《赠韦氏歌人》一诗:“弦管声凝发唱高,几人心地暗伤刀。思量更有何堪比?王母新开一树桃。”他的想象与比喻的资本,正是从前人那里借支而来。
郎士元简介
郎士元 唐代诗人。字君胄。中山(今河北定县)人。生卒年不详。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避难江南。宝应元年(762)补渭南尉,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 郎士元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他们诗名甚盛,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