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出自唐代李白的《太原早秋》,诗词原文是:“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作品原文】
《太原早秋》
李白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译文注释】
译文
秋色渐渐浓郁,花儿都在睡觉,秋燥如火。
秋霜早早地从北方来到这里,北方的云也把秋色带过了汾河。
夜夜秋梦都缠绕着边区太原上空的月亮,而心却随着月光回到了故乡的绮楼上,她的身傍。
思念家乡的心就象这绵绵不断的汾河水,无时无刻不在悠悠地流向家乡。
注释
太原:即并州,唐时隶河东道。
岁落:光阴逝去。众芳歇:花草已凋零。
大火: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即心宿。《诗经·七月》“七月流火”即指此星。这颗星每年夏历五月的黄昏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六七月开始向下行,故称“流火”。时当大火流,即时当夏历七月之后。张衡《定情歌》:“大火流兮草虫鸣。”《图书编》:“大火,心星 也。以六月之昏,加于地之南,至七月之昏,则下而西流矣。”
塞:关塞,指长城。李白北游曾到雁门一带的关塞上。秋天了,他想到塞外,当早感霜威。
云色渡河秋:云彩飘过黄河,也呈现秋色。
故国:家乡。
汾水:汾河。黄河第二大支流,发源于山西宁武县管涔山,流经山西中部、南部入黄河。《唐六典注》:汾水出忻州,历太原、汾、晋、绛、蒲五州,入河。《太平寰宇记》:汾水,出静乐县北管涔山,东流入太原郡界。
【赏析】
【作者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相关阅读】
- "露下旗濛濛,寒金鸣夜刻"出处意思赏析
-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出处翻译赏析
- "柏台霜威寒逼人,热海炎气为之薄"出处意思赏析
- "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出处意思赏析
- "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出处意思赏析
- "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出处意思赏析
- "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出处意思赏析
- "举手弄清浅,误攀织女机"出处意思赏析
- "风为裳,水为佩"出处意思赏析
- "九日郊原望,平野遍霜威"出处意思赏析
- "秋风吹地百草干,华容碧影生晚寒"出处意思赏析
- "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出处意思赏析
- "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出处意思赏析
- "长松入霄汉,远望不盈尺"出处意思赏析
- "黄河从西来,窈窕入远山"出处意思赏析
- "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出处意思赏析
- "凭崖览八极,目尽长空闲"出处意思赏析
- "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出处意思赏析
- "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出处意思赏析
- "山花异人间,五月雪中白"出处意思赏析
更多李白的诗
-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出处意思赏析
- "宝剑双蛟龙,雪花照芙蓉"出处意思赏析
-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出处意思赏析
- "丈夫赌命报天子,当斩胡头衣锦回"出处意思赏析
- "光景不待人,须臾发成丝"出处意思赏析
- "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出处意思赏析
- "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出处意思赏析
-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出处翻译赏析
-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出处翻译赏析
- "吴会一浮云,飘如远行客"出处意思赏析
- "花将色不染,水与心俱闲"出处意思赏析
-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出处翻译赏析作者
- "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出处意思赏析
- "巨海纳百川,麟阁多才贤"出处意思赏析
-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出处意思赏析
-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出处意思赏析
- "抚掌黄河曲,嗤嗤阮嗣宗"出处意思赏析
-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出处意思赏析
-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出处翻译赏析
- "平生不解谋此身,虚作离骚遣人读"出处意思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