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岳阳城下》赏析-[唐]杜甫古诗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2 21:40

泊岳阳城下作品原文

泊岳阳城下

[唐]杜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泊岳阳城下》赏析-[唐]杜甫古诗

泊岳阳城下作品赏析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正月,杜甫从居留了将近两年的夔州乘船出峡,筹划回自己的故乡河南。晚秋时抵达湖北公安,因战乱未息,道路不宁,“如何关塞阻,再作潇湘游”,只好放舟南行,于该年深冬进入湖南境内并停泊岳阳。《泊岳阳城下》就是他的“湖湘诗”的最早篇章。

这首诗首先交代了“来龙”:“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全句意为乘舟从水乡泽国千里而来,泊舟于高峻的岳阳城下。次联写的是岸风舟雪的肃杀冬日景象,晚风吹浪已令人感伤,雪扑寒灯更显凄凉落寞。这一联是写实,也是下一联的铺垫与反衬。“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表现的是杜甫年既老而不衰的豪情,历尽坎坷而不挫的壮志。尾联承颔联而来,是所谓“去脉”,它化用《庄子·逍遥游》中徙于南溟的鲲鹏的典故,激励自己南行,希望仍会有所作为。此诗的颔联,可以作为落魄人与有志者的座右之铭。

杜甫简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更多杜甫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