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漫兴九首原文
绝句漫兴九首
杜甫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便觉莺语太丁宁。
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似家。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二月已破三月来,渐老逢春能几回。
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懒慢无堪不出村,呼儿日在掩柴门。
苍苔浊酒林中静,碧水春风野外昏。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舍西柔桑叶可拈,江畔细麦复纤纤。
人生几何春已夏,不放香醪如蜜甜。
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
谁谓朝来不作意,狂风挽断最长条。
绝句漫兴九首赏析
这组绝句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即代宗上元二年(761)。“漫兴”,兴之所至,为随手写出。不求写尽,也不求写全,也不是同一时间写下的。从九首诗的内容看,应当是由春至夏陆续写出,也有次第可寻。杜甫对绝句经常纵笔所之,不甚留意。但正因为如此,所以他的绝句更有一种天然标格及风趣。
“漫兴”者,“兴之所到,率然而成”(《杜臆》语)也。此一组“漫兴”诗,可谓春之杂感,或怨春色恼人,或咏春之景物,或作春日之饮,散漫而各有意趣。老杜咏春之诗尤多,且极具个性。怨春色无赖,忿春风欺人,讥柳絮癫狂,恼桃花轻薄,所以出此言,皆为“江春欲尽”而令人“肠断”也。“道是无情却有情”,怨春皆由惜春起。老杜面对春色,其心态恰如垂暮老者面对烂漫孩童,可以嫌他聒噪、嫌他闹腾、嫌他不谙事理,然内心所珍爱的却正是孩童种种讨嫌之处背后的稚气与天真。本篇的第七首便直接表现了诗人对春的怜爱。以“糁径”“铺白氈”写杨花,以“点溪”“叠青钱”写荷叶,状物准确而生动,“糁”“铺”“点”“叠”俱用作动词,且俱是诗眼,有此四字,全诗始觉灵动。“人生几何春已夏”,正是惜春之情的自道,亦人生感慨之自道也,所以惟有以酒自遣,以酒自慰。老杜于自然之珍爱、于生命之珍爱,俱由此咏春之作中见出。仇注引申涵光之语曰:“绝句,以浑圆一气,言外悠然为正,王龙标(昌龄)其当行也。太白亦有失之轻者,然超轶绝尘,千古独步。惟杜诗别是一种,能重而不能轻,有鄙俚者,有板涩者,有散漫潦倒者,虽老放不可一世,终是别派,不可效也。李空同处处摹之,可谓学古之过。‘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语尚轻便;‘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似今小说演义中语;‘糁径杨花铺白氈’,则俚甚矣。”此纯以诗法句法为论,然诗人之真心本性,当有不为诗法所囿者。
九首自初春、仲春、残春、又初夏,一路写流光迅速,人命不停,正在愁恼。第九首忽然横插一论,假使或初春,或仲春,不待春残入夏,中道忽然断绝,又当如之何?真乃愁又愁不及,恼又恼不及,惟有瞪目噤口,更自动转不得,而漫兴遂以九首终也。不然,便如世间俗笔,自夏而秋而冬,十二月月月吟遍,岂不口臭!
其一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
“眼”,春之眼也。眼见客愁,可应暂避。今全然不顾,客自愁,春自到,毫无半分相为之意,则无赖之至也。且一“到”,无事不到,花即遣之开,莺便教之语,炫目聒耳,纷纷恼人,诚为造次之极,丁宁之甚,可厌也,可恨也。看他将春便当作一人相似,滑稽极矣。
其二
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是家。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前首才云“即遣花开”,此首早已风吹花折矣,流光之疾如此。〇若云无主,则实手种;若云墙低,则亦人家。“得”字妙,便令“恰似”字,如闻脱于口。夫势豪侵夺,世所常见,春风作横,古所未闻,滑稽极也。
其三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此又燕子来矣,流光之疾如此。〇“眼见”则春色眼见,“熟知”则燕子熟知,皆最滑稽语。夫同是燕子也,有时郁金堂上,玳瑁梁间,呢喃得爱;有时衔泥污物,接虫打人,频来得骂。夫燕子何异之有?此皆人异其心,因而物异其致。先生满肚恼春,遂并恼燕子。看其“熟知”字、“故”字、“频”字,皆恼极,几于欲杀欲割,语可笑也。
其四
二月已破三月来,渐老逢春能几回?
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
此言春将尽矣,诚乃流光疾甚也。“逢春能几回”语,在白乐天只解用入春来时,先生偏用入春去后,便令“能几回”三字,竟有一回亦未必之事,可骇也。先生与白用笔迥绝如此,刘会孟小儿乃谓此诗近白,尔乌知?
其五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此言春竟去矣,诚乃流光疾甚也。妙于不说春欲尽,却说“江欲尽”,实字只作虚用,从来少此妙笔。“徐步立芳洲”,意欲留春,少作盘桓。乃前日不欲其来,则偏要来,且偏莺花纷纷齐来;今日不欲其去,则偏要去,且偏桃柳纷纷尽去。可厌也,可恨也!看此一首便是第一首之后半。《庄子·达生篇》云:“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悲夫!”正暗用此意,作此二诗耳。
其六
懒慢无堪不出村,呼儿自在掩柴门。
苍苔浊酒林中静,碧水春风野外昏。
此首以前是春,此首以后是夏,恰置此首于春夏之交,明四序有推迁,一心无动静。此谓君子居易俟命,无入不得,素春行春,素夏行夏,更无他求也。九首中,赖是此诗,知先生胸中有本,不然,其将逐日愁苦者耶?
其七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此言春去夏来。“糁径”句,写春去之尽情。“点溪”句,写夏来之明验。乃或有人疑春即已去,夏尚未来者,因更用“笋根”二句反覆证之。笋根、稚子,人自不见耳。沙上新凫,孚乳已久矣,甚言流光之疾也。世间别有恶解,可为呕哕!
其八
舍西柔桑叶可拈,江上细麦复纤纤。
人生几何春已夏,不放香醪如蜜甜。
此明言春已夏,桑肥麦熟,皆新夏夏景物也。夫自初春、仲春、深春,而今倏然已夏,百年人生,如此能几?况有桑足衣,有麦足食,生在世间,饱暖即快,不饮酒复奚求耶?前诗杂用无数莺儿、燕子、桃花、柳絮、杨花、荷叶、笋子、凫雏,独此诗恰用桑麦字,先生固有意。
其九
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
谁谓朝来不作意,狂风挽断最长条。
前八首,次第写流光之疾。至第九此首,忽然说一意外变事。言我今为有力所负而趋,日老一日,曾无暂缓,以为愁叹,更难慰遣。岂知天地间事,尚有不可说者。邻家少年,年始二十,白晳长大,兼兼(鬑鬑)初髭,朝骑白马,暮饮黄垆,钟动归家,半夜竟殁。“谁谓”字妙,真乃理之所必无,却是事之所时有。“不作意”,犹言不在意也,言忽然出于不料也。然则我今老去,虽是万无奈何,然而以此方彼,所谓差胜乎尔!九首诗以此首作结,先生于《南华》《达生》之义,盖甚深矣!于是九首遂毕。
绝句漫兴九首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出生巩县(今属河南)。开元二十三年(735),杜甫自吴越漫游归来,赴东都洛阳参加进士考试,未取。天宝三载(744),初次遇李白于东都。后又赴长安应征召,因李林甫的把持,与元结一同落第,所以终身未成进士。后曾向玄宗三次献赋,以文干禄,这些赋自然难以写得好。天宝十四载,拒受河西尉,后改任率府参军。幼子即在这一年饿死。安史乱起,辗转兵间,曾任肃宗朝左拾遗,后因营救房琯得罪肃宗,贬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而去。经秦州而入蜀,构草堂于成都,从此草堂就和杜甫结合在一起,一同经受怒号的秋风。但他在草堂实际生活的时间不过一年多,因中间曾避居梓州。入剑南节度使严武幕时,曾授检校工部员外郎,世因称杜工部。代宗大历三年(768),携家出峡,打算到郴州去依靠舅父崔伟,不料途中阻水,风痹加剧,病倒船中,不久就死了。他的绝笔为《风疾舟中伏枕书怀》:“公孙仍恃险,侯景未生擒。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指京都)深。”对于当时的军阀混战,危及京都的动荡局面,他还是十分耽心,最后两句的“家事丹砂诀,无成涕作霖”,则又写出贫病中已乏炼金之术,无法妥筹家事,善处身后了。
杜甫祖父审言病危时,曾对问病的宋之问等说:“但恨不见替人!”(《新唐书》本传)可是杜甫不但做了他祖父的替人,还自豪地对他儿子宗武说过:“诗是吾家事。”
他死后,家属因无力营葬,只好旅殡于岳州。儿子宗武,后也流落湖湘而死。临终,曾命其子嗣业给杜甫迁葬,也因家贫而未成。直到元和中,才移葬于首阳山下杜审言墓旁。李杜两大诗人的身后,竟凄惨到这样地步。宋人徐介《耒阳杜工部祠堂》诗云:“故教工部死,来伴大夫魂。流落同千古,风骚共一源。”有了杰出的人才而不知道爱护纪念,这就说明当时的时代正是一个悲剧的时代。
杜甫是一个严肃的人,一个具有高度政治热情的诗人,虽然他参加实际的政治生活时间,总起来不过三年,但关心国事,同情人民却是贯串始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这些都是他三十岁前作品,却已表现出他的政治抱负和创作锋芒。相对说来,李白的出世思想多些,杜甫的入世思想多些,也比较现实些。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使百姓温饱,风俗淳厚;希望有广厦万间来大庇寒士,免得雨漏床头,彻夜不眠。所以他也不大讲究虚幻缥缈的神仙佛道。而他的政治热情和生活态度又较为一致,很少有轻薄的绮艳语句,对妻儿弟妹也有着深挚之爱。儒家思想对他的影响,毋宁说,积极的一面多于消极的一面。缺点是拘谨,不像李白那样敢于突破。
历来封建士大夫中,也有不少描写民间疾苦的诗文,除了其中装腔作势、自表“仁爱”外,某些较好的作品,读起来总觉得和人民的痛痒隔了一层,多少有些像旁观者似的,杜甫就不同,和人民的距离就少些,好多作品,使人真有相濡以沫、相呴以湿之感。这原因,固然由于他自己也饱经忧患,因而对人民的苦乐也有更深刻敏锐的了解与体会,所谓己饥己溺,也促使他逐渐确立了对人民的态度。然而自安史之乱至唐朝灭亡,类似杜甫那样的出身学养、那样流离困顿的封建士大夫不止一个,为什么他们在创作上不能达到杜甫那样的成就,他们的作品为什么不能使后世的读者那样感动?万方多难、千家野哭的客观历史是人人心中共同感受的,但倾诸纸墨,使读者感到如泣如诉,引起强烈共鸣的却不是人人笔下所有。从这一意义上说,就不能不感到杜甫之难能可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