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出自先秦佚名的《沧浪歌》,诗词原文是:“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作品原文】
《沧浪歌》
佚名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译文注释】
水清的时候可以用来洗涤冠缨;
水浊的时候就可以用来洗脚。
【赏析】
广义:传统上讲世事清明时,可以出仕为民造福;世事混乱时,也不必过于清高自守,这是渔夫劝屈原的话,意思是当沧浪之水清的时候就洗我的冠发,沧浪之水浊的时候就洗我的脚,屈原宁死也不肯违背自己的原则,而渔夫劝屈原审时度势,随波逐流.
沧浪歌”正确解读应该是“君子处世,遇治则仕,遇乱则隐。(语出《汉书新注》)”这也就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另一种说法。
屈原认为“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而沧浪歌却说:“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这是“莲出污泥而不染”的另一种说法,就是说白者自白是不会被玷污的,(屈原)你没必要以死来表示自己的清白高洁,(既然你无力改变“举世皆浊”的世态)你应该豁然地面对这种世态。
沧浪歌早在春秋时期已经传唱,孔子孟子都提到它了。孟子曰:“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
在楚地流传久远的《孺子歌》不是屈原首创,也不是“渔父”首创。屈原沧浪遇渔父 古时,汉江有一支流流经沔阳,名曰沧浪河。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三闾大夫屈原流放之时,游经沧浪水,在张沟处遇渔父问渡,颇为伤感,渔父唱了一首《沧浪歌》启发屈原如何面对现实,传为历史佳话。
这首《沧浪歌》被《楚辞》收录。唐代中期,为纪念屈原,沔阳先贤们在张沟建了沧浪馆,沧浪馆位于张沟镇通州河北面,现张沟影剧院旁。曾为宗教活动场所。陈友谅曾在此设过武馆,张难先曾在此教学。大革命时期,邓赤中在此设平民夜校。贺龙率领红二军团攻打仙桃时曾在这里驻扎。总之沧浪馆是一个历史底蕴较为深厚的名胜.
沧浪歌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目前在当代文学作品中,有两部长篇小说传承了沧浪歌的哲学理蕴,一部是竺葛卓灵的网络长篇小说《沧浪歌》,一部是作家阎真的官场小说《沧浪之水》,是沧浪歌在当代生活中的新唱。
【作者佚名简介】
【相关阅读】
- "重唱梅边新度曲,催发寒梢冻蕊"出处意思赏析
-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出处翻译赏析
-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出处意思赏析
- "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出处意思赏析
- "冷红叶叶下塘秋,长与行云共一舟"出处意思赏析
- "沧浪污你,你污沧浪"出处意思赏析
- "沧浪吾有曲,寄入棹歌声"出处意思赏析
- "沧浪浑是烟雨,黄河路接银河路,炯炯近天尺五"出处意思赏析
- "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出处意思赏析
- "路经滟滪双蓬鬓,天入沧浪一钓舟"出处意思赏析
- "莫倚危栏学冻吟,英雄到此泪沾襟"出处意思赏析
- "秋色入林红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珑"出处意思赏析
- "华表月明归夜鹤,叹当时,花竹今如此"出处意思赏析
-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出处翻译赏析
- "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出处意思赏析
- "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出处翻译赏析
-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出处意思赏析
-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出处意思赏析
-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出处意思赏析
- "沧浪在何许,相思泪如雨"出处意思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