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原文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赏析
代宗广德元年(763)正月,史朝义(史思明之子)兵败,自缢于林中,其将田承嗣、李怀仙皆举地降。至此,河南、河北地区相继收复。时杜甫寓居梓州(今四川三台县),乃作此诗。
延续七年余的安史之乱总算结束了,这种喜极而涕的激情正是人所共有的,诗题特标“官军”,也是含有深意,犹陆游的“王师北定”。全诗没有一点虚饰。凡是好诗,作者的感情也一定是自然的、真实的。前人说,杜诗强半言愁,其言喜征者唯寄弟数首及此诗而已,浦起龙乃称为“生平第一首快诗”。
这首诗,写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春天,作者这一年五十二岁。宝应元年(762)冬季,唐军在洛阳周围的横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洛阳及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首领薛嵩、张忠志等投降。第二年,即广德元年正月,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杀,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斩下其首级来献,幽州投降,绵延八年之久的安史大乱,到此终于结束。
杜甫是一个爱国而又饱经战乱之苦的诗人,听到这一消息,欣喜欲狂,手舞足蹈,并冲口而出,吟出了这一首著名的七律。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但可以看出杜甫高尚爱国的精神,天真的性格,还有充沛的热情,还能看出他那“炉火纯青”的诗文写作功力。全诗共八句,后六句都为对偶句式,但非常容易理解,使人忘其为“回忌声病”的律诗,有水到渠成的妙处,所以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后人说:“此诗句句有喜跃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妆点,愈朴愈真。”此诗是老杜“生平第一首快诗”等,都是极为精当的评语。河南河北,唐代安史之乱时代,叛军的核心根据地。
此等诗,字字化境,在杜律中为最上乘也。
官军平定叛乱,闻之喜出望外,雀跃无似,即欲自剑南急返东都。快人快意快语,脱口而出,自然成章,故人称为杜公“生平第一首快诗也”(《读杜心解》)。
一传闻如此,可见先生此心,无日不在朝廷。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剑外,剑阁之外。“收蓟北”者,代宗广德元年,史朝义自杀,其将李怀仙以幽州降,田承嗣以魏博降是也。先生在剑外,刻刻思归洛阳,为因祸乱未息,朝中绝无动静,反放下念头过日子,谓不知在何年、何月、何日、何时,得听好消息。今一传到耳,且不问事之虚实,不觉大喜遍身。喜极反泪,此亦人心之常,勿作文章跌顿法会去了也。“愁何在”妙,平日我虽不在妻子面前愁,妻子却偏要在我面前愁,一切攒眉泪眼之状,甚是难看。今日涕泪沾湿中,却看妻子颜面已绝不类平时。然则你们底愁,竟丢向那里去耶?“漫卷诗书”妙,身在剑外,惟以诗书消遣过日,心却不在诗书上。今已闻此捷音,极其得意,要这诗书何用?见摊在案头者,趁手一总卷去,不管他是诗是书,一类非一类也。写初闻光景如画,为一解。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临老得见太平,即一日亦是快乐。我纵不善歌,当为曼声长歌;纵饮不得酒,当为长夜泥饮。皆所以洗涤向来之郁勃也。“好还乡”“好”字,见此时不归,更待何时?趁此春天,一齐归去。此二句说归。合二句见说着归时,妻子皆飞得起要归,一似不待束装即上路为快者。“即”是即刻,“便”是便易。巴峡在重庆,巫峡在夔府。“穿”字,见甚轻松,有空即过去也。巫峡顺流而下,遂至襄阳,此是一水之地,故用“下”字。洛阳已是陆路,故用“向”字。此写闻过即欲还乡,神理如见,为一解。此等诗,字字化境,在杜律中,为最上乘也。〇妙批!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句解
1、这七个字满含着眼泪。诗人身处剑南,消息来得出人意料,然而这一消息又是关系到天下的大喜事,怎么能不为之惊喜落泪呢?剑外,剑门关以外,这里代指四川。当时杜甫流落于四川。蓟北,如今河北省北部一带,是叛军的根本要地。
2、这句话的意思是初听到这个消息惊喜得涕泪交流,衣裳都被沾湿了,是喜极而泣的眼泪。
3、这句应当结合杜甫一家人的经历来进行理解。此时,杜甫和妻子都饱经忧患,吃了很多苦,现在看到妻子安然无恙,因此产生了“愁何在”的快意。却看,回头看。
4、漫卷,形容胡乱卷起书本。意思是说书也没有心思再看下去了。
5、放歌,放声高歌。纵酒,开怀痛饮。这句描写诗人听说官军胜利后的欣喜样子。
6、青春,春天。春天返回家乡,路上所见,是一派柳暗花明、山清水秀的景色,让人感觉不到任何寂寞之情,所以此处说“青春做伴好还乡”。这里的“青春”是人格化了的。
7、这两句是想象着回家即将走的路线。杜甫还身处梓州,但是心早已飞回家园,能够看出杜甫此时极度喜悦的心情。即,即刻。三峡险要且狭窄,因此说是“穿”。出峡后水顺流而下,因此用“下”,从襄阳到洛阳,中间还必须在陆路行进,所以用“向”。巴峡,位于今重庆市东的嘉陵江上。巫峡,位于今四川省巫山县东。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出生巩县(今属河南)。开元二十三年(735),杜甫自吴越漫游归来,赴东都洛阳参加进士考试,未取。天宝三载(744),初次遇李白于东都。后又赴长安应征召,因李林甫的把持,与元结一同落第,所以终身未成进士。后曾向玄宗三次献赋,以文干禄,这些赋自然难以写得好。天宝十四载,拒受河西尉,后改任率府参军。幼子即在这一年饿死。安史乱起,辗转兵间,曾任肃宗朝左拾遗,后因营救房琯得罪肃宗,贬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而去。经秦州而入蜀,构草堂于成都,从此草堂就和杜甫结合在一起,一同经受怒号的秋风。但他在草堂实际生活的时间不过一年多,因中间曾避居梓州。入剑南节度使严武幕时,曾授检校工部员外郎,世因称杜工部。代宗大历三年(768),携家出峡,打算到郴州去依靠舅父崔伟,不料途中阻水,风痹加剧,病倒船中,不久就死了。他的绝笔为《风疾舟中伏枕书怀》:“公孙仍恃险,侯景未生擒。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指京都)深。”对于当时的军阀混战,危及京都的动荡局面,他还是十分耽心,最后两句的“家事丹砂诀,无成涕作霖”,则又写出贫病中已乏炼金之术,无法妥筹家事,善处身后了。
杜甫祖父审言病危时,曾对问病的宋之问等说:“但恨不见替人!”(《新唐书》本传)可是杜甫不但做了他祖父的替人,还自豪地对他儿子宗武说过:“诗是吾家事。”
他死后,家属因无力营葬,只好旅殡于岳州。儿子宗武,后也流落湖湘而死。临终,曾命其子嗣业给杜甫迁葬,也因家贫而未成。直到元和中,才移葬于首阳山下杜审言墓旁。李杜两大诗人的身后,竟凄惨到这样地步。宋人徐介《耒阳杜工部祠堂》诗云:“故教工部死,来伴大夫魂。流落同千古,风骚共一源。”有了杰出的人才而不知道爱护纪念,这就说明当时的时代正是一个悲剧的时代。
杜甫是一个严肃的人,一个具有高度政治热情的诗人,虽然他参加实际的政治生活时间,总起来不过三年,但关心国事,同情人民却是贯串始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这些都是他三十岁前作品,却已表现出他的政治抱负和创作锋芒。相对说来,李白的出世思想多些,杜甫的入世思想多些,也比较现实些。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使百姓温饱,风俗淳厚;希望有广厦万间来大庇寒士,免得雨漏床头,彻夜不眠。所以他也不大讲究虚幻缥缈的神仙佛道。而他的政治热情和生活态度又较为一致,很少有轻薄的绮艳语句,对妻儿弟妹也有着深挚之爱。儒家思想对他的影响,毋宁说,积极的一面多于消极的一面。缺点是拘谨,不像李白那样敢于突破。
历来封建士大夫中,也有不少描写民间疾苦的诗文,除了其中装腔作势、自表“仁爱”外,某些较好的作品,读起来总觉得和人民的痛痒隔了一层,多少有些像旁观者似的,杜甫就不同,和人民的距离就少些,好多作品,使人真有相濡以沫、相呴以湿之感。这原因,固然由于他自己也饱经忧患,因而对人民的苦乐也有更深刻敏锐的了解与体会,所谓己饥己溺,也促使他逐渐确立了对人民的态度。然而自安史之乱至唐朝灭亡,类似杜甫那样的出身学养、那样流离困顿的封建士大夫不止一个,为什么他们在创作上不能达到杜甫那样的成就,他们的作品为什么不能使后世的读者那样感动?万方多难、千家野哭的客观历史是人人心中共同感受的,但倾诸纸墨,使读者感到如泣如诉,引起强烈共鸣的却不是人人笔下所有。从这一意义上说,就不能不感到杜甫之难能可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