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原文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杜甫
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
骑驴三十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
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
每于百僚上,猥诵佳句新。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
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
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
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赏析
这首诗写于天宝七年(748),韦左丞即韦济,时任尚书左丞,他非常赏识杜甫的诗,曾一度表示关怀。此时杜甫在长安非常困顿,应试落第,心情消沉,有意出京游历,写这首诗对韦济告别,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意。诗中抒发了自己的才学还有志向、抱负,倾吐了仕途失意,生活困顿的窘迫,并且抨击了当时黑暗的社会与政治现实。全诗慷慨陈词,抒发胸臆,又写得极为委婉,纵横转折,是杜甫自叙生平的经典诗作。
杜甫人在盛年而仕途蹭蹬,故投诗韦左丞,以求援引。诗中自矜自重、自怨自艾、自悲自怜之情缱绻道来,颇达款曲。其“致君尧舜”之理想,“欻然求伸”之热望俱勃勃“挺出”,故直言“行歌非隐沦”“难甘原宪贫”,汲汲于功名之态,虽难令人嘉许,然篇中命意曲折,布置严谨,下笔有神,却颇为可观。而“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更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前人多从诗之雄俊处着眼,元董养性曰:“篇中皆陈情告诉之语,而无干望请谒之私,词气磊落,傲睨宇宙,可见公虽困踬之中,英锋俊采,未尝少挫也。”此说亦不谬。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句解
1、袴,同“裤”。纨袴,同“纨绔”,指以细绢制作的裤子,是贵族子弟的标志,因此这里以物代人。此句暗喻社会的现实,宰相杨国忠之子杨暄,参加科举考试时虽然没有文才,但考官迫于其父的权势,依然将其列为第一名,此外,御史中丞张倚的儿子张奭,对诗文学问一窍不通,也依靠父亲的权势而名列前茅。
2、儒冠,儒巾,即古代没有做官的读书人所戴的帽子,这里也是以物代人,指代杜甫自己,这一句是全诗的骨干。
3、贱子,杜甫的自称。具陈,详细叙说。
4、少年日,开元二十三年,杜甫由乡贡参加进士考试,当时他24岁,故称为少年。
5、充,充当。观国宾,参观国光的国宾,这里指参加科举考试。
6、破,读书必须读到烂熟透彻,了然于心。万卷,形容书卷非常多。如有神,形容思维敏捷,纵横自如,犹如有神灵相助。这两句是杜甫的经验之言,提及自己读书精细而广博,思维敏捷。
7、扬雄,汉代的著名赋作家。敌,匹敌。
8、子建,曹植的字,曹植是东汉末年的大诗人。亲,接近。
9、李邕,唐代的文豪、书法家,曾担任北海太守。求识面,杜甫少年时代在洛阳游历时,李邕非常赏识其才华,主动与其交结,因此说“求识面”。
10、王翰,当时的著名诗人,曾自撰乐歌,在酒席上载歌载舞。卜邻,择邻,相传古代经常占卜适合居住的地方,然后在占卜到的地方居住。李邕和王翰均为杜甫的前辈,这里是说杜甫少年时代就已经获得了有名望的前辈们的赏识与器重。
11、自谓,自以为。挺出,特出。
12、津,渡口,要路津,比喻非常重要的职位。这里是讲杜甫自认出类拔萃,以为自己能够很快得到重用,身居要职。
13、致,促使。上,超过。淳,淳朴。这两句是在表明杜甫的政治理想及抱负。上一句是手段,下一句则是目的。含义是如果自己能够得到重用的话,一定可以辅佐皇帝成为超越尧舜的贤君,让已败坏了的社会风俗再次恢复到犹如尧舜时代的淳朴。
14、隐沦,隐逸之士在路上行歌,有些类似隐士的模样,但自己却并不是逃避现实的人,所以说“非隐沦”。
15、骑驴,和上文中提到的“萧条”相对应,在描写自己的贫困,只好骑驴,无法与骑马的富人相比。
16、京华,京师。春,形容长安城的极度繁华。这两句是说自己在长安困守十余年,一直没能出仕,只是在繁华的京师中不断漂泊。
17、随,并不是徒步跟随,而是骑着驴跟在后面。肥马,也是用物代人,代指那些纨绔子弟。写自己到处奔走的惨状。
18、潜,藏。潜悲辛,含义是自己把悲哀苦痛都埋藏在心里,抒发自己生活穷困、内心中悲苦不已。
19、顷,不久前。当时,唐玄宗曾经在天宝六年下诏,四处征求人才,所有拥有一技之长的人都可以来到长安应试。
20、欻,同“忽”。求伸,含义是能实现让君王接近于尧舜的志向。
21、这两句都是比喻,上句用鸟,下句用鱼。青冥,指青云、天空。蹭蹬,失势的模样。当时,重臣李林甫忌妒贤能,让所有应试的人都最终落选了,并且上书玄宗表示祝贺,声称“野无遗贤”。这对杜甫而言,是一个极度沉重的打击。但当时李林甫官居宰相,所以在这里只好含糊其词。
22、愧,愧对。唐人的风气为重诗,不但用写诗来访求知己,也以诗来推荐人才。这两句是对韦济时常在百官面前吟咏自己的诗句来表示感谢。
23、贡公,指西汉人贡禹,当时贡禹与王吉是朋友,听到王吉富贵,高兴得“弹冠”相庆,因为他知道自己也即将出人头地,王吉一定会举荐他当官。此处杜甫以贡禹自比,希望韦济能够提拔自己。
24、原宪,孔子的弟子,以贫穷著称。
25、怏怏,极度气愤的样子。
26、踆踆,行走。
27、东入海,归隐避世。
28、秦,原本指秦地,这里代指长安。表明自己准备归隐,要离开长安了。
29、这两句是说想要离开却又始终迟迟不忍,对国事与朝廷始终念念不忘。终南山与渭水都在长安周围。怜,怜爱,舍不得。回首,表示留恋。
30、大臣,指韦济。这句诗是说古人对一饭之德,尚且不会忘记回报,更何况这次既是远辞大臣,又是文章知己,怎么可以不打一声招呼就走?
31、白鸥,是杜甫的自况。没浩荡,消失于水面上浩荡的烟波之间。
32、谁能驯,谁还能够约束我?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出生巩县(今属河南)。开元二十三年(735),杜甫自吴越漫游归来,赴东都洛阳参加进士考试,未取。天宝三载(744),初次遇李白于东都。后又赴长安应征召,因李林甫的把持,与元结一同落第,所以终身未成进士。后曾向玄宗三次献赋,以文干禄,这些赋自然难以写得好。天宝十四载,拒受河西尉,后改任率府参军。幼子即在这一年饿死。安史乱起,辗转兵间,曾任肃宗朝左拾遗,后因营救房琯得罪肃宗,贬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而去。经秦州而入蜀,构草堂于成都,从此草堂就和杜甫结合在一起,一同经受怒号的秋风。但他在草堂实际生活的时间不过一年多,因中间曾避居梓州。入剑南节度使严武幕时,曾授检校工部员外郎,世因称杜工部。代宗大历三年(768),携家出峡,打算到郴州去依靠舅父崔伟,不料途中阻水,风痹加剧,病倒船中,不久就死了。他的绝笔为《风疾舟中伏枕书怀》:“公孙仍恃险,侯景未生擒。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指京都)深。”对于当时的军阀混战,危及京都的动荡局面,他还是十分耽心,最后两句的“家事丹砂诀,无成涕作霖”,则又写出贫病中已乏炼金之术,无法妥筹家事,善处身后了。
杜甫祖父审言病危时,曾对问病的宋之问等说:“但恨不见替人!”(《新唐书》本传)可是杜甫不但做了他祖父的替人,还自豪地对他儿子宗武说过:“诗是吾家事。”
他死后,家属因无力营葬,只好旅殡于岳州。儿子宗武,后也流落湖湘而死。临终,曾命其子嗣业给杜甫迁葬,也因家贫而未成。直到元和中,才移葬于首阳山下杜审言墓旁。李杜两大诗人的身后,竟凄惨到这样地步。宋人徐介《耒阳杜工部祠堂》诗云:“故教工部死,来伴大夫魂。流落同千古,风骚共一源。”有了杰出的人才而不知道爱护纪念,这就说明当时的时代正是一个悲剧的时代。
杜甫是一个严肃的人,一个具有高度政治热情的诗人,虽然他参加实际的政治生活时间,总起来不过三年,但关心国事,同情人民却是贯串始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这些都是他三十岁前作品,却已表现出他的政治抱负和创作锋芒。相对说来,李白的出世思想多些,杜甫的入世思想多些,也比较现实些。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使百姓温饱,风俗淳厚;希望有广厦万间来大庇寒士,免得雨漏床头,彻夜不眠。所以他也不大讲究虚幻缥缈的神仙佛道。而他的政治热情和生活态度又较为一致,很少有轻薄的绮艳语句,对妻儿弟妹也有着深挚之爱。儒家思想对他的影响,毋宁说,积极的一面多于消极的一面。缺点是拘谨,不像李白那样敢于突破。
历来封建士大夫中,也有不少描写民间疾苦的诗文,除了其中装腔作势、自表“仁爱”外,某些较好的作品,读起来总觉得和人民的痛痒隔了一层,多少有些像旁观者似的,杜甫就不同,和人民的距离就少些,好多作品,使人真有相濡以沫、相呴以湿之感。这原因,固然由于他自己也饱经忧患,因而对人民的苦乐也有更深刻敏锐的了解与体会,所谓己饥己溺,也促使他逐渐确立了对人民的态度。然而自安史之乱至唐朝灭亡,类似杜甫那样的出身学养、那样流离困顿的封建士大夫不止一个,为什么他们在创作上不能达到杜甫那样的成就,他们的作品为什么不能使后世的读者那样感动?万方多难、千家野哭的客观历史是人人心中共同感受的,但倾诸纸墨,使读者感到如泣如诉,引起强烈共鸣的却不是人人笔下所有。从这一意义上说,就不能不感到杜甫之难能可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