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其一原文
咏怀古迹其一
杜甫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1)。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2)。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3)。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4)。
咏怀古迹其一句解
1、这两句是杜甫从安史之乱以来,所有生活的概括。支离,流离。东北,在蜀地则关中即为东北。风尘际,安史之乱开始后,杜甫从长安逃难到鄜州,欲前往灵武,又被俘虏到长安,随后又由长安逃到凤翔,至鄜州探望家人,长安被收复之后,贬官至华州,遂弃官前往秦州,后来入蜀,因此称为“风尘际”。入蜀后,先后在成都留居五年,往返于梓州、阆州一年,严武死后,从成都来到云安,今又从云安来到夔州,因此是“漂泊西南天地间”。
2、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楼台,或指白帝城之属,或指杜甫所居住的“西阁”,从杜诗《雨三首》:“殊俗状巢居,层台俯风渚。”又《夔州歌》写道:“闾阎缭绕接山巅,复道重楼锦绣悬。”又《赠李十五丈别》:“峡人鸟兽居,其室附层巅。”当地房屋依照山势而建,层层铺列,犹如“楼台”。淹,留滞。日月,光阴,岁月,说明漂泊时间之久。五溪,位于湖南与贵州交界处。《后汉书·南蛮传》记载武陵五溪蛮,好五彩衣服。这里泛指少数民族的服饰。共云山,指共居处。
3、羯胡,指安禄山,属于混血胡人,曾封东平郡王,玄宗待之“恩如父子”。无赖,“狡诈强横”。词客,指庾信,也喻指自己。哀时,伤时感乱。未还,没有归去,指庾信为避侯景之乱,奔赴江陵,后出使西魏,滞留于北国,暗指自己漂泊在外,未能返回长安。
4、这两句指庾信暮年流离在异国他乡,乡关之思最为萧瑟动人,用来自喻。庾信在梁时与徐陵齐名,“文并绮艳,世号徐庾体”,格调不高。等到滞留北朝时期,风格大变,因“常有乡关之思,乃作《哀江南赋》以致其意”。《周书》本传称他是“暮年诗赋动江关”。杜甫晚年在蜀地时,情况与庾信类似,他曾对一位慕名而来的客人表示:“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江关,泛指江南之地。
咏怀古迹其一赏析
代宗大历元年(766)作。诗中的古迹,指江陵、归州、夔州的宋玉宅、庾信故居、昭君村、永安宫、先主庙、武侯祠。其中有才士,有国色,有英雄,有名相,而其生平,又多可感慨可崇敬处。由古迹追怀古人,由古人又感怀自己。
五首中的这第一首,除了是一组诗的总冒以外,一开头就咏庾信,而庾信住宅在荆州,那时杜甫尚未出峡,其所以首及庾信,据王嗣奭《杜臆》说,是因为将有江陵之行,流寓等于庾信,故咏怀而先及之。杜甫对庾信诗赋极为倾倒,所谓“清新庾开府”,“庾信文章老更成”,曾一再言之。本诗末两句,实际也含“老更成”之意,即艰苦曲折的生活实践,更使庾信的诗赋达到深刻遒练的成就。
这五首诗可与《诸将五首》《秋兴八首》参看,都是七律连章诗,每首虽自为一章,又互为消息,也是杜诗七律中独创的形式。
咏怀古迹其二原文
咏怀古迹其二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1)。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2)。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3)?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4)。
咏怀古迹其二句解
1、宋玉《九辩》描写秋景:“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有以草木摇落来自比的含义。>风流,言其标格。>儒雅,言其文学,指宋玉的文采华丽,学问渊博。
2、怅望,悲怆的怀望。>“萧条”句,指自己与宋玉尽管生不同时,却有相同的萧条身世遭遇。>异代,即不同的时代。
3、空文藻,指其宅虽存,其人已殁,唯留文藻。传说归州、荆州之地都有宋玉宅。>云雨”句,是说宋玉的文章,也没有被后人所真正了解。>云雨荒台,指宋玉《高唐赋》:昔者先王(怀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朝视之,如言。故为立庙,号曰朝云。”这原本是讽刺楚襄王而虚构的一个传说,并非怀王真的做了这个梦。后世人不清楚宋玉作赋的意图,杜甫为此叹息,其中也包含了对自己平生著述的感慨。沈德潜云:“谓高唐之赋,乃假托之词,以讽淫惑,非真有梦也。”
4、“最是”二句,楚宫已经完全毁灭,而当地的舟人,却仍向过客们指点高台云雨等古迹,使得宋玉的真意反而越发被隐藏起来了。
咏怀古迹其二赏析
宋玉的《高唐赋》,后人的理解取用不尽相同,李商隐就说“襄王枕上原无梦,莫枉阳台一片云”。杜甫更是从崇高的意义上来评价他,也真正是宋玉的“深知”者。
论者也以为杜甫之怀宋玉,其实是悼屈原。如黄生曰:“前半怀宋玉,所以悼屈原;悼屈原者,所以自悼也。”所以,说宋玉“亦吾师”,实即以屈原为师。此说也不为无见。
咏怀古迹其三原文
咏怀古迹其三·咏明妃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1)。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2)。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3)?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4)。
咏怀古迹其三句解
【句解1】
1、这首是由于昭君村的古迹而去咏怀王昭君。写昭君的怨恨,也写诗人的怨恨。壑,山谷。>赴,奔向。“赴”字极为生动,写三峡连山,势若奔赴,以此来映衬王昭君的美。>荆门,位于湖北宜都市西北,昭君村位于荆门山附近。崔涂的《过昭君故宅》:“不堪逢旧宅,寥落对江滨。”可见唐代地方志,村中的昭君故居依旧存在。>明妃,指王昭君,西晋时为了避讳司马昭的名字,改称“明君”。吴瞻泰云:“发端突兀,是七律中第一等起句。谓山水逶迤,钟灵毓秀,始产一明妃,说得窈窕红颜,惊天动地。”尚有村,还存留有她当年成长的村子。
2、紫台,即紫宫或紫禁,以亡者所居住的地方象征紫微。>去,离开。>去紫台,指离开汉宫。>朔漠,北方的荒漠之地,指匈奴地区。>青冢,即王昭君墓,据说边地多有白草,而唯独昭君墓上青草极多,所以说“青冢”,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城南二十里。朱瀚云:“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
3、“画图”句,是说只凭画图怎能去辨识王昭君的美貌呢。《西京杂记》:“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按图召幸。宫人皆赂画工,昭君自恃容貌,独不肯与,工人乃丑图之,遂不得见。后匈奴入朝,求美人,上案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乃穷案其事,画工毛延寿弃市。”省,约略、解识。是说假如当初元帝发现画图不准,清楚王昭君的美貌,又何至有青冢独留、环佩空归之恨呢?>春风面,美貌。>环佩,女性所佩戴的各类饰物。
4、“千载”句是说,其人虽已死去,然而现在的琵琶曲中仍有弹《昭君怨》的,表明其恨忧流传到千载之后。琵琶,本是西域乐器,推手向前曰“琵”,却手向后曰“琶”。作胡语,即作胡音。《琴操》:“昭君在匈奴,恨帝始不见遇,乃作怨思之歌。”>曲中论,在乐曲当中怨诉。
【句解2】
咏明妃,为千古负才不偶者,十分痛惜。
前解。欲说荆门有明妃村,先着“群山万壑”句,用形家寻龙问穴之法,大奇!盖耸起则为山,跌下则为壑,耸起则又为山,无量劫来,天地如此其浩浩也。于其间有楚,楚山楚水,起伏无数,遥遥直走千里万里,而后有荆门,而后荆门有村,而后村中有明妃。然则此明妃其为天地间气特钟可知。今明妃往矣,村则尚有。“尚有村”者,言但有村而已矣。三四承上“村”字,言明妃当日虽生长此村,而后不复为村有者,为入汉宫也。乃至明妃既入汉宫,并不复为汉宫有者,则为去紫台也。夫明妃而去紫台,明妃之踪迹尚可问也。明妃去紫台,遂连朔漠,明妃之踪迹则不可问也。呜呼!其骨既朽,其冢犹青。绝代佳人,湮没于此。视当年生长之难,辜负多少!我虽不目睹青冢,其恶能不徘徊此村而不去哉?
后解。从上转下,转出从来弃才之主一面照胆镜来。真才贵于确知确见,原无按图索骏之事。况元帝以汉天子择美妇人,则后庭春风之面,何难一一尽见、一一尽识?而顾凭贱工之手以为进退,可鄙也!探帝之意,不过为后宫充斥,欲尽识其面,其数何啻千万?姑且按图召幸,贪一时省事而已。因此一省之故,乃至奸生房闼而帝弗疑,迹混丹青而帝弗顾。美如明妃,抱恨绝域,虽以天子之势,欲再识春风之面,即亦岂能归其环佩哉?故云“空归月夜魂”也。不但生不能归,试听其琵琶怨恨之曲,分明甘作胡语,虽千载而下永不愿为汉妇矣!岂非当日不识面之故致然与?“省”作省事之省。若作实字解,何能与“空归”对耶?此不可不辨。〇矍斋云:杜诗用字有难读者,宜留心读。如此处“省识”“省”字,《题张氏隐居》“远害”“害”字之类是也。
咏怀古迹其三赏析
诗的主题在“怨恨”二字,“一去”是怨恨之始,“独留”是怨恨之结,末句则直言怨恨,为全诗归宿处。杜甫在这里,也可说是昭君的知己,正如沈德潜所说:“咏昭君诗此为绝唱。余皆平平。”仇兆鳌也说:“生长名邦,而殁身塞外,此足该举明妃始末。”
庾信《昭君词》:“胡风入骨冷,夜月照心明。方调琴上曲,变入胡笳声。”朱瀚以为这诗的“千载琵琶”两句,是运化庾诗。但杜甫的结句更为蕴藉摇曳,等于把琵琶写成了昭君的化身。
据《后汉书》,昭君曾上书求归汉朝,成帝却令从胡俗。连故国也不让她回来,又怎能不怨?
咏怀古迹其四原文
咏怀古迹其四·咏蜀先主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1)。
翠华想象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2)。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3)。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4)。
咏怀古迹其四句解
【句解1】
1、蜀主,指刘备。>幸,旧时将皇帝出行所至称为幸。>永安宫,位于今重庆市奉节县。这两句主要是在说章武元年,孙权偷袭荆州并杀掉了关羽,刘备感到十分气愤,七月率领大军讨伐吴国,于章武二年(222)夏攻吴,被陆逊所败,不久死于永安宫。
2、翠华,用翡翠的羽毛作为装饰的旗帜,这里是诗人想象刘备的仪仗的样子。
3、古庙,指奉节县东的昭烈帝庙。>巢水鹤,指鹤在其上修造巢穴。>岁时伏腊,指逢年过节时。>伏,指旧历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初伏)、第四个庚日(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末伏)。>腊,旧历十二月。>走村翁,指村中的老人前往庙中祭祀。
4、武侯祠屋,指夔州诸葛亮的祠堂。>一体,指君臣共同受到祭祀,是说刘备和诸葛亮君臣一体,而老百姓也将君臣一体相待,同样予以尊敬。
矍斋云:少陵为依严武而入蜀,蜀主为伐孙权而窥吴。后人所经,前人亦经焉;后人所止,前人亦止焉。后人吊前人,后人复吊后人。不独“玉殿”“翠华”,徒劳想象,抑且“空山”“野寺”,亦属虚无。蜀主与武侯同尽,千载莫辨君臣;“村翁”“水鹤”俱闲,一时何分人物?昔年白帝托孤,已作英雄往事;今日蜀中怀古,岂非文士空花。先生此时,得禅理矣。
【句解2】
前解。首句如疾雷破山,何等声势!次句如落日掩照,何等苍凉!三,虚想当年。四,实笑今日也。“山外”安觅翠华?意中却有。寺中旧为玉殿,目下却无。是无是有,是有是无,一语闪烁不定。“翠华”“玉殿”,又极声势;“空山”“野寺”,又极苍凉。只一句中,上下忽变,真是异样笔墨。
后解。翠华玉殿,既不可见,所见唯古庙存焉。而昭烈故天子也,以天子而有庙,必也玄堂太室,所谓振鹭来宾,和鸾至止者也,而今乃“巢水鹤”耳!以天子庙而有祭,必也八佾、九献,所谓群公执爵,髦士奉璋者也,而今乃“走村翁”耳!“祠屋近”,是一样水鹤、杉松;“祭祀同”,是一样村翁、伏腊。非幸其君臣一体,正伤其君臣无别也。〇矍斋云:少陵为依严武而入蜀,蜀主为伐孙权而窥吴。后人所经,前人亦经焉。后人所止,前人亦止焉。后人吊前人,后人复吊后人。不独玉殿翠华,徒劳想像,抑且空山野寺,亦属虚无。蜀主与武侯同尽,千载莫辨君臣。村翁与水鹤俱闲,一时何分人物?昔年白帝托孤,已作英雄往事;今日蜀中怀古,岂非文士空花。先生此诗,得禅理矣!
咏怀古迹其四赏析
诗中对刘备和诸葛亮的君臣关系,深致推崇,他们的遗迹流泽,还深入到村翁野老,但看到玉殿虚无,古庙栖鹤,对支离飘泊的诗人自然无限感慨。到了宋代,据王十朋说,永安宫已成为郡仓了。
咏怀古迹其五原文
咏怀古迹其五·咏诸葛孔明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1)。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2)。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3)。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4)。
咏怀古迹其五句解
【句解1】
1、宗,主体。>宗臣,指维系社稷的重臣。
2、纡,曲折而周密的策划,以显示谋划的苦心。一个“纡”字,使得全句变得极为灵活生动。>筹策,指谋略。>“万古”句,是说诸葛亮是旷古未有的盖世奇才,就像鸾凤高翔在云霄上,不可企及。
3、伯仲,兄与弟。>伯仲之间,指无法分出上下。>伊吕,指辅佐成汤的伊尹以及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的吕尚,都是开国名相。>指挥若定,指处理军国大事时显得胸有成竹,好像事先已经算定的一样。>萧曹,指萧何及曹参,都是刘邦开创汉朝的得力谋臣。这句话是说若论指挥若定的本领,萧曹就要逊色很多。
4、运,天运。>祚,皇位。这句指决心坚持志向,却由于军务烦累,积劳成疾,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前解,慕其大名不朽;后解,惜其大功不成。慕是十分慕。惜亦是十分惜。
【句解2】
前解。史迁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状貌乃如妇人好女一语,正与此一二语相似。向闻其名,但震其大。今睹其像,又叹其清高。“清高”从遗像写出,加一“肃”字,又有气定神闲,不动声色之意。“三分割据”,英才辈出,持筹挟策,比肩皆是,如孔明者,万古一人。三是泛指众人,四是独指诸葛也。鸿渐于逵,其羽可用为仪。凤翱翔于千仞兮,揽德辉而下之。“羽毛”状其“清”,“云霄”状其“高”也。
后解。“万古”,罕有其匹矣。古人中可与伯仲者,其伊、吕乎?若萧、曹辈,不足数耳!然耕莘钓渭与伊、吕同其清高,而荡秦灭楚不得与萧、曹同其功烈,何耶?此由汉祚之已改,非军务之或疏也。运虽移而志则决。“身”即所云“鞠躬”,“劳”即所云“尽瘁”,“歼”即所云“死而后已”,“终难复”,即所云“成败利钝,非臣逆睹”也。“终”字妙,包得前后拜表、六出祁山,无数心力在内。前解,慕其大名不朽。后解,惜其大功不成。慕是十分慕,惜是十分惜。
咏怀古迹其五赏析
由夔州武侯祠而追怀诸葛亮。全诗只“遗像”二字带古迹,通篇都是议论,卢世漼云:“杜诗《诸将》五首,《咏怀古迹》五首,此乃七言律命脉根柢。”沈德潜云:“此议论之最高者,后人谓诗不必着议论,非通言也。”
诗中将汉祚之完尽归于气运,固是宿命观点,但当时的客观形势,要由蜀汉来完成终一,确实也不可能。
杜甫侨寓蜀中时,写了不少赞美诸葛亮的诗篇;在这五首《咏怀古迹》中,既有此首咏诸葛亮的专题,又在咏刘备的结句中反复致意,黄生所谓“先表其才之挺出,后惜其志之不成”。是的,历史上有志未成的老臣宿将,板荡之际,也更容易令人怀念。
咏怀古迹五首赏析
题曰《咏怀古迹》,可见他是非常明确地借古迹来吟咏己怀。这五首诗是诗人游历江陵、归州一带,寻访庾信故居、宋玉宅、昭君村、蜀先主庙、武侯祠,有感于古人的遭遇,以此为题材,发掘古人的情感,融入自己的感慨,一气呵成,写出一组诗,亦可分首独咏。第一首怀念庾信,诗中从庾信的遭遇联系起自己的情况。“且未还”既指庾信无法从北朝返回江陵,也指自己无法从西南回长安。第二首怀念宋玉,既表明诗人对其文辞的推崇,又深感其悲凉寂寞,感慨中对国运的兴衰表达讽喻。第三首怀念王昭君,全诗从一个“怨”字落墨,并将发出无穷怨恨之声的琵琶来作为昭君化身,别具一格。第四首怀念刘备,通过老百姓对刘备崩驾之地的四时祭祀之勤,表达了对刘备及孔明君臣的极度崇敬。第五首怀念诸葛亮,具有极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咏怀古迹五首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出生巩县(今属河南)。开元二十三年(735),杜甫自吴越漫游归来,赴东都洛阳参加进士考试,未取。天宝三载(744),初次遇李白于东都。后又赴长安应征召,因李林甫的把持,与元结一同落第,所以终身未成进士。后曾向玄宗三次献赋,以文干禄,这些赋自然难以写得好。天宝十四载,拒受河西尉,后改任率府参军。幼子即在这一年饿死。安史乱起,辗转兵间,曾任肃宗朝左拾遗,后因营救房琯得罪肃宗,贬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而去。经秦州而入蜀,构草堂于成都,从此草堂就和杜甫结合在一起,一同经受怒号的秋风。但他在草堂实际生活的时间不过一年多,因中间曾避居梓州。入剑南节度使严武幕时,曾授检校工部员外郎,世因称杜工部。代宗大历三年(768),携家出峡,打算到郴州去依靠舅父崔伟,不料途中阻水,风痹加剧,病倒船中,不久就死了。他的绝笔为《风疾舟中伏枕书怀》:“公孙仍恃险,侯景未生擒。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指京都)深。”对于当时的军阀混战,危及京都的动荡局面,他还是十分耽心,最后两句的“家事丹砂诀,无成涕作霖”,则又写出贫病中已乏炼金之术,无法妥筹家事,善处身后了。
杜甫祖父审言病危时,曾对问病的宋之问等说:“但恨不见替人!”(《新唐书》本传)可是杜甫不但做了他祖父的替人,还自豪地对他儿子宗武说过:“诗是吾家事。”
他死后,家属因无力营葬,只好旅殡于岳州。儿子宗武,后也流落湖湘而死。临终,曾命其子嗣业给杜甫迁葬,也因家贫而未成。直到元和中,才移葬于首阳山下杜审言墓旁。李杜两大诗人的身后,竟凄惨到这样地步。宋人徐介《耒阳杜工部祠堂》诗云:“故教工部死,来伴大夫魂。流落同千古,风骚共一源。”有了杰出的人才而不知道爱护纪念,这就说明当时的时代正是一个悲剧的时代。
杜甫是一个严肃的人,一个具有高度政治热情的诗人,虽然他参加实际的政治生活时间,总起来不过三年,但关心国事,同情人民却是贯串始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这些都是他三十岁前作品,却已表现出他的政治抱负和创作锋芒。相对说来,李白的出世思想多些,杜甫的入世思想多些,也比较现实些。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使百姓温饱,风俗淳厚;希望有广厦万间来大庇寒士,免得雨漏床头,彻夜不眠。所以他也不大讲究虚幻缥缈的神仙佛道。而他的政治热情和生活态度又较为一致,很少有轻薄的绮艳语句,对妻儿弟妹也有着深挚之爱。儒家思想对他的影响,毋宁说,积极的一面多于消极的一面。缺点是拘谨,不像李白那样敢于突破。
历来封建士大夫中,也有不少描写民间疾苦的诗文,除了其中装腔作势、自表“仁爱”外,某些较好的作品,读起来总觉得和人民的痛痒隔了一层,多少有些像旁观者似的,杜甫就不同,和人民的距离就少些,好多作品,使人真有相濡以沫、相呴以湿之感。这原因,固然由于他自己也饱经忧患,因而对人民的苦乐也有更深刻敏锐的了解与体会,所谓己饥己溺,也促使他逐渐确立了对人民的态度。然而自安史之乱至唐朝灭亡,类似杜甫那样的出身学养、那样流离困顿的封建士大夫不止一个,为什么他们在创作上不能达到杜甫那样的成就,他们的作品为什么不能使后世的读者那样感动?万方多难、千家野哭的客观历史是人人心中共同感受的,但倾诸纸墨,使读者感到如泣如诉,引起强烈共鸣的却不是人人笔下所有。从这一意义上说,就不能不感到杜甫之难能可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