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成都府》翳翳桑榆日赏析句解-唐代古诗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2 18:09

成都府原文

成都府

杜甫

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1)。

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2)。

但逢新人民,未卜见故乡(3)。

大江东流去,游子日月长(4)。

曾城填华屋(5),季冬树木苍。

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6)。

信美无与适,侧身望川梁(7)。

鸟雀夜各归,中原杳茫茫(8)。

初月出不高,众星尚争光(9)。

自古有羁旅,我何苦哀伤(10)!

杜甫《成都府》翳翳桑榆日赏析句解-唐代古诗

成都府赏析

此诗是乾元二年(759)十二月,杜甫刚到成都时所写。诗中“季冬”字,暗含这一时间。诗中描写了作者在成都的见闻,还有对故乡的回望“中原杳茫茫”。诗的最后,杜甫以一句“自古有羁旅,我何苦哀伤”,来安慰自己漂泊天涯的羁旅生涯。从此杜甫就正式开始了他“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

杜甫《成都府》翳翳桑榆日赏析句解-唐代古诗

成都府句解

1、翳翳,指朦胧的模样。桑榆日,晚日。征衣,指客衣,这里代指人。

2、这一年杜甫从华州抵达秦州、又从同谷前往成都,这期间经历了千山万水、千辛万苦,因此感叹“我行山川异”。经过几经辗转之后,现在到达成都,因此感慨“忽在天一方”。

3、上句是刚抵达成都时的喜悦,下句是对远离家乡、故土的感伤。成都在当时是一个“城中十万户”大城市,语言、衣着等又与中原有着很大的差异,所以有一种新鲜感。未卜,指难以预料,难以确定。

4、大江,指岷江。日月长,指岁月长,指日子难熬,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日子极为敏感。

5、曾,即“层”。曾城,指重城。填,动词,填充着。华屋,华美的房子。

6、喧然,喧嚣热闹的模样。都会,都市。成都当时在唐代,其经济繁荣的程度仅次于扬州。当时流传着“扬一益二”的说法。间,夹杂。

7、这两句说的是成都尽管不错,但是对于我这个远客却感到非常不适应,我只是不安地眺望景物罢了。川梁,指万里桥。信美,诚然不错。

8、这两句是说诗人由于见到傍晚时鸟雀归巢,联想到自己漂泊在异乡,有家难回,禁不住感伤起来。

9、众星,代指天下间混战的群雄。

10、这两句是诗人自我宽慰的语,羁旅生涯自古就已经存在,我又为什么要独自哀伤呢?

成都府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出生巩县(今属河南)。开元二十三年(735),杜甫自吴越漫游归来,赴东都洛阳参加进士考试,未取。天宝三载(744),初次遇李白于东都。后又赴长安应征召,因李林甫的把持,与元结一同落第,所以终身未成进士。后曾向玄宗三次献赋,以文干禄,这些赋自然难以写得好。天宝十四载,拒受河西尉,后改任率府参军。幼子即在这一年饿死。安史乱起,辗转兵间,曾任肃宗朝左拾遗,后因营救房琯得罪肃宗,贬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而去。经秦州而入蜀,构草堂于成都,从此草堂就和杜甫结合在一起,一同经受怒号的秋风。但他在草堂实际生活的时间不过一年多,因中间曾避居梓州。入剑南节度使严武幕时,曾授检校工部员外郎,世因称杜工部。代宗大历三年(768),携家出峡,打算到郴州去依靠舅父崔伟,不料途中阻水,风痹加剧,病倒船中,不久就死了。他的绝笔为《风疾舟中伏枕书怀》:“公孙仍恃险,侯景未生擒。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指京都)深。”对于当时的军阀混战,危及京都的动荡局面,他还是十分耽心,最后两句的“家事丹砂诀,无成涕作霖”,则又写出贫病中已乏炼金之术,无法妥筹家事,善处身后了。

杜甫祖父审言病危时,曾对问病的宋之问等说:“但恨不见替人!”(《新唐书》本传)可是杜甫不但做了他祖父的替人,还自豪地对他儿子宗武说过:“诗是吾家事。”

他死后,家属因无力营葬,只好旅殡于岳州。儿子宗武,后也流落湖湘而死。临终,曾命其子嗣业给杜甫迁葬,也因家贫而未成。直到元和中,才移葬于首阳山下杜审言墓旁。李杜两大诗人的身后,竟凄惨到这样地步。宋人徐介《耒阳杜工部祠堂》诗云:“故教工部死,来伴大夫魂。流落同千古,风骚共一源。”有了杰出的人才而不知道爱护纪念,这就说明当时的时代正是一个悲剧的时代。

杜甫是一个严肃的人,一个具有高度政治热情的诗人,虽然他参加实际的政治生活时间,总起来不过三年,但关心国事,同情人民却是贯串始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这些都是他三十岁前作品,却已表现出他的政治抱负和创作锋芒。相对说来,李白的出世思想多些,杜甫的入世思想多些,也比较现实些。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使百姓温饱,风俗淳厚;希望有广厦万间来大庇寒士,免得雨漏床头,彻夜不眠。所以他也不大讲究虚幻缥缈的神仙佛道。而他的政治热情和生活态度又较为一致,很少有轻薄的绮艳语句,对妻儿弟妹也有着深挚之爱。儒家思想对他的影响,毋宁说,积极的一面多于消极的一面。缺点是拘谨,不像李白那样敢于突破。

历来封建士大夫中,也有不少描写民间疾苦的诗文,除了其中装腔作势、自表“仁爱”外,某些较好的作品,读起来总觉得和人民的痛痒隔了一层,多少有些像旁观者似的,杜甫就不同,和人民的距离就少些,好多作品,使人真有相濡以沫、相呴以湿之感。这原因,固然由于他自己也饱经忧患,因而对人民的苦乐也有更深刻敏锐的了解与体会,所谓己饥己溺,也促使他逐渐确立了对人民的态度。然而自安史之乱至唐朝灭亡,类似杜甫那样的出身学养、那样流离困顿的封建士大夫不止一个,为什么他们在创作上不能达到杜甫那样的成就,他们的作品为什么不能使后世的读者那样感动?万方多难、千家野哭的客观历史是人人心中共同感受的,但倾诸纸墨,使读者感到如泣如诉,引起强烈共鸣的却不是人人笔下所有。从这一意义上说,就不能不感到杜甫之难能可贵了。

更多杜甫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