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别原文
新婚别
杜甫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1)。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妻子,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2)。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3)?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4)。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5)!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6)!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7)。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8)。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9)!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10),与君永相望(11)!
新婚别赏析
新婚别,是指正值新婚宴尔之际,新郎与新娘就即将分别。全诗都是以新娘的口气来写出,通篇都是新娘的泣别之词,一方面表达新娘对新婚丈夫无法割舍的感情,还有对新婚之际就被迫分别的哀怨;另一方面又表达了新娘的深明大义,激励丈夫要以国事为重的崇高品格及自我牺牲的伟大精神。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矛盾,其实也是杜甫对这场战争的矛盾心理的具体表现。杜甫对这类惨无人道的强行征兵是极度不满与悲愤的,但是诗人对时局又有极为清醒的认识,当时国家正处于极度危难之中,必须在失利后迅速补充兵力,以应对新一轮的战役。
这首诗与此后的《垂老别》《无家别》,都是通篇以当事人的语气来阐述的,没有诗人的形象直接出现,而是借他人之口说出,与《三吏》的表现手法有所不同,反映了兵役带给百姓的另外一种极度痛苦。全诗写得非常具体生动,诗中所阐述的事应当是诗人亲眼所见。
新婚别句解
1、这两句使用的是比喻的手法。兔丝,即菟丝,一种蔓生野草,一般会缠绕在其他植物上生长,古代经常以此比喻妻子依附丈夫。引蔓,牵藤。不长,一语双关,表面上是在说兔丝依附于同样短小的蓬麻上成长,自然不会长,这就像是嫁给征夫一般,两人无法“白头偕老”,不能托付终身。
2、结发,古代男子二十岁、女子十五岁时就开始用簪束发,表示已经成年,可以进行婚嫁。席不暖,形容分别非常快,相处的时间很短。无乃,岂不是。“守边”二句,暗指当时局势危急,战争波及的范围非常广。
3、姑嫜,指公婆。旧时将丈夫的母亲称为“姑”,丈夫的父亲称为“嫜”。分明,古代的一种礼俗:新妇应当在嫁过来之后的第三天,祭拜家庙,拜见公婆,这样婚礼才算是彻底完毕,新妇的名分才确定下来。未分明,指暮婚晨别,还没有拜见公婆,媳妇的身份也没明确,所以难以见公婆。
4、藏,指固守闺阁,不可以随意外出。归,指女子出嫁。将,相随,古代认为女子出嫁从夫。
5、死地,指战场。迫中肠,内心饱受煎熬。苍黄,即慌张,匆忙。意思说有很多不便之处。这里是说我本来想与你一起前往战场,又害怕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之所以会这么说,原因是此后提到的“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6、戎行,指军队。这里指随军作战。这两句是妻子对丈夫的勉励的话,希望丈夫努力战斗,反映当时百姓所具有的爱国精神。
7、这两句是对之前所说的“反苍黄”的解释。兵气不扬,指士气不振。《汉书·李陵传》记载,李陵带兵出征时,曾发现军中士气不振,查访之后得知,许多战士的妻子都随军了,导致战士们士气不振,无心战斗。
8、久致,用了很久才置办成。罗襦衣,用丝罗缝制的衣服,这里指新嫁衣。襦,指短衣。
9、不复施,不再穿。洗红妆,洗去化妆品,这里是说不再进行打扮。这里新妇脱下新衣、不再打扮,是表示会为丈夫守贞,鼓励丈夫安心作战。
10、错迕,错杂交迕。
11、永相望,长久相思,永不变心,表明此情始终不渝。
新婚别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出生巩县(今属河南)。开元二十三年(735),杜甫自吴越漫游归来,赴东都洛阳参加进士考试,未取。天宝三载(744),初次遇李白于东都。后又赴长安应征召,因李林甫的把持,与元结一同落第,所以终身未成进士。后曾向玄宗三次献赋,以文干禄,这些赋自然难以写得好。天宝十四载,拒受河西尉,后改任率府参军。幼子即在这一年饿死。安史乱起,辗转兵间,曾任肃宗朝左拾遗,后因营救房琯得罪肃宗,贬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而去。经秦州而入蜀,构草堂于成都,从此草堂就和杜甫结合在一起,一同经受怒号的秋风。但他在草堂实际生活的时间不过一年多,因中间曾避居梓州。入剑南节度使严武幕时,曾授检校工部员外郎,世因称杜工部。代宗大历三年(768),携家出峡,打算到郴州去依靠舅父崔伟,不料途中阻水,风痹加剧,病倒船中,不久就死了。他的绝笔为《风疾舟中伏枕书怀》:“公孙仍恃险,侯景未生擒。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指京都)深。”对于当时的军阀混战,危及京都的动荡局面,他还是十分耽心,最后两句的“家事丹砂诀,无成涕作霖”,则又写出贫病中已乏炼金之术,无法妥筹家事,善处身后了。
杜甫祖父审言病危时,曾对问病的宋之问等说:“但恨不见替人!”(《新唐书》本传)可是杜甫不但做了他祖父的替人,还自豪地对他儿子宗武说过:“诗是吾家事。”
他死后,家属因无力营葬,只好旅殡于岳州。儿子宗武,后也流落湖湘而死。临终,曾命其子嗣业给杜甫迁葬,也因家贫而未成。直到元和中,才移葬于首阳山下杜审言墓旁。李杜两大诗人的身后,竟凄惨到这样地步。宋人徐介《耒阳杜工部祠堂》诗云:“故教工部死,来伴大夫魂。流落同千古,风骚共一源。”有了杰出的人才而不知道爱护纪念,这就说明当时的时代正是一个悲剧的时代。
杜甫是一个严肃的人,一个具有高度政治热情的诗人,虽然他参加实际的政治生活时间,总起来不过三年,但关心国事,同情人民却是贯串始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这些都是他三十岁前作品,却已表现出他的政治抱负和创作锋芒。相对说来,李白的出世思想多些,杜甫的入世思想多些,也比较现实些。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使百姓温饱,风俗淳厚;希望有广厦万间来大庇寒士,免得雨漏床头,彻夜不眠。所以他也不大讲究虚幻缥缈的神仙佛道。而他的政治热情和生活态度又较为一致,很少有轻薄的绮艳语句,对妻儿弟妹也有着深挚之爱。儒家思想对他的影响,毋宁说,积极的一面多于消极的一面。缺点是拘谨,不像李白那样敢于突破。
历来封建士大夫中,也有不少描写民间疾苦的诗文,除了其中装腔作势、自表“仁爱”外,某些较好的作品,读起来总觉得和人民的痛痒隔了一层,多少有些像旁观者似的,杜甫就不同,和人民的距离就少些,好多作品,使人真有相濡以沫、相呴以湿之感。这原因,固然由于他自己也饱经忧患,因而对人民的苦乐也有更深刻敏锐的了解与体会,所谓己饥己溺,也促使他逐渐确立了对人民的态度。然而自安史之乱至唐朝灭亡,类似杜甫那样的出身学养、那样流离困顿的封建士大夫不止一个,为什么他们在创作上不能达到杜甫那样的成就,他们的作品为什么不能使后世的读者那样感动?万方多难、千家野哭的客观历史是人人心中共同感受的,但倾诸纸墨,使读者感到如泣如诉,引起强烈共鸣的却不是人人笔下所有。从这一意义上说,就不能不感到杜甫之难能可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