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送高三十五书记十五韵》崆峒小麦熟赏析句解-唐代古诗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2 17:43

送高三十五书记十五韵原文

送高三十五书记十五韵

杜甫

崆峒小麦熟,且愿休王师(1)!

请公问主将:焉用穷荒为(2)?

饥鹰未饱肉,侧翅随人飞(3)。

高生跨鞍马,有似幽并儿(4)。

脱身簿尉中,始与捶楚辞(5)。

借问“今何官?触热向武威?”(6)

答云“一书记,所愧国士知。”(7)

人实不易知,更须慎其仪(8)!

十年出幕府,自可持旌麾(9)。

此行既特达(10),足以慰所思。

男儿功名遂,亦在老大时(11)。

常恨结欢浅(12),各在天一涯;

又如参与商(13),惨惨中肠悲。

惊风吹鸿鹄,不得相追随(14),

黄尘翳沙漠,念子何当归(15)。

边城有余力,早寄从军诗(16)!

杜甫《送高三十五书记十五韵》崆峒小麦熟赏析句解-唐代古诗

送高三十五书记十五韵赏析

高三十五,即诗人高适,唐人习惯用家族当中的排行来称呼别人,表示对其尊敬及亲切。当时高适是河西节度使哥舒翰的掌书记,唐代的元帅府还有节度使属官都有掌书记一职。哥舒翰在天宝十一年(752)入朝,高适跟随其来到长安,这首诗也是写作于这一年。全诗总共分三段,开篇的四句写边境的事务,点出送别高适的本意。“饥鹰未饱肉”到“亦在老大时”是写高适的为人,有宽慰之语,也带有忠告之语。从“常恨结欢浅”到末尾写离别之情,并叮嘱其寄诗回复。诗中的感情极为诚挚恳切,对高适的感情宛如兄弟骨肉,极为笃厚,令人感动。

杜甫《送高三十五书记十五韵》崆峒小麦熟赏析句解-唐代古诗

送高三十五书记十五韵句解

1、崆峒,山名,位于临洮,属于河西之地。休,休兵。王师,指唐朝的军队。《新唐书·哥舒翰传》记载,吐蕃人每年等到麦熟时节,都会率领部众抢掠,据为己有,唐军为此对此束手无策。后来哥舒翰设下埋伏,将前来抢掠的吐蕃人歼灭。于是吐蕃人为之胆寒,不敢再侵犯青海。当时,高适也追随哥舒翰参加了对吐蕃的战役。现在又值麦熟季节,诗人却希望可以休兵息民,早日停战。

2、公,指高适。主将,指哥舒翰。穷荒,指贫瘠偏远之地。天宝八年,哥舒翰进攻吐蕃的石堡城,士卒阵亡者达到数万。

3、饥鹰,比喻高适。《旧唐书·高适传》中记载,高适少时家贫,客居在梁宋之间,曾乞讨为生。侧翅,倾斜翅膀。

4、高适本来是“大笑向文士”的诗人,这两句话形象生动地描写出他豪迈的性格。跨鞍马,指从戎。幽并,指幽州与并州,位于河北与山西之地,那里是古代的燕国与赵国之地,民俗以慷慨任气著称,善骑射,健儿辈出。这里说高适骑着鞍马,与幽并之地的健儿同样豪迈。

5、簿尉,指封丘的县尉,高适最初担任的官职。捶楚辞,告别鞭挞别人的事,即辞别这一官职,作为书记,无须再去鞭挞百姓。

6、这两句是杜甫设计的提问。触热,指冒着炎热。武威,郡名,位于今甘肃省武威市。

7、这两句是高适的回复。国士知,指以国士相知,而不是以普通人的规格相待。国士,国中才能突出的人。高适游览河西时,哥舒翰欣赏其才能,让其出任掌书记,并且以国士之礼厚待他。由此可以看出哥舒翰对高适有重要的知遇之恩,高适对哥舒翰也极为信赖。

8、这两句话是杜甫对高适的规劝。因为杜甫对哥舒翰并没有好感,而高适豪放粗犷,因此关照他应该对自己的仪表举止加倍小心。慎其仪,慎言慎行,谨慎从事。

9、这两句是勉励的话。高适向来志在封侯,经常提到“公侯皆战争”,但他只是一个书记,没有立功的机会,而无军功不能封侯,所以杜甫鼓励他,你在军府当中熬上几年,自然就有希望成为主将,可以领兵出征了。幕府,指将帅在外面的营帐,由于军队中居无定所,时常在行军途中搭建帐篷作为府署,所以称为“幕府”。旌麾,指挥用的军旗。

10、特达,前程远大。

11、这两句是对高适的宽慰之语。功名遂,功成名就。老大,年纪不小,高适此时已经五十多岁。

12、结欢浅,刚相聚却又要分别,因此说“结欢浅”。

13、参与商,指参星与商星,这两星此出彼没,因此两星永无相见之日,以参商二星的不相见来表达分手之后就难以再见。

14、这两句是说自己无法和高适同去。

15、这两句是说高适此去就很难再次返回。翳,遮蔽、遮掩。何当,何时。

16、边城,指高适所在的位置,用来指代高适。这两句是对高适的殷切期盼,希望他在边城有闲暇时,可以将在军中创作的诗歌寄来给我。

送高三十五书记十五韵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出生巩县(今属河南)。开元二十三年(735),杜甫自吴越漫游归来,赴东都洛阳参加进士考试,未取。天宝三载(744),初次遇李白于东都。后又赴长安应征召,因李林甫的把持,与元结一同落第,所以终身未成进士。后曾向玄宗三次献赋,以文干禄,这些赋自然难以写得好。天宝十四载,拒受河西尉,后改任率府参军。幼子即在这一年饿死。安史乱起,辗转兵间,曾任肃宗朝左拾遗,后因营救房琯得罪肃宗,贬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而去。经秦州而入蜀,构草堂于成都,从此草堂就和杜甫结合在一起,一同经受怒号的秋风。但他在草堂实际生活的时间不过一年多,因中间曾避居梓州。入剑南节度使严武幕时,曾授检校工部员外郎,世因称杜工部。代宗大历三年(768),携家出峡,打算到郴州去依靠舅父崔伟,不料途中阻水,风痹加剧,病倒船中,不久就死了。他的绝笔为《风疾舟中伏枕书怀》:“公孙仍恃险,侯景未生擒。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指京都)深。”对于当时的军阀混战,危及京都的动荡局面,他还是十分耽心,最后两句的“家事丹砂诀,无成涕作霖”,则又写出贫病中已乏炼金之术,无法妥筹家事,善处身后了。

杜甫祖父审言病危时,曾对问病的宋之问等说:“但恨不见替人!”(《新唐书》本传)可是杜甫不但做了他祖父的替人,还自豪地对他儿子宗武说过:“诗是吾家事。”

他死后,家属因无力营葬,只好旅殡于岳州。儿子宗武,后也流落湖湘而死。临终,曾命其子嗣业给杜甫迁葬,也因家贫而未成。直到元和中,才移葬于首阳山下杜审言墓旁。李杜两大诗人的身后,竟凄惨到这样地步。宋人徐介《耒阳杜工部祠堂》诗云:“故教工部死,来伴大夫魂。流落同千古,风骚共一源。”有了杰出的人才而不知道爱护纪念,这就说明当时的时代正是一个悲剧的时代。

杜甫是一个严肃的人,一个具有高度政治热情的诗人,虽然他参加实际的政治生活时间,总起来不过三年,但关心国事,同情人民却是贯串始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这些都是他三十岁前作品,却已表现出他的政治抱负和创作锋芒。相对说来,李白的出世思想多些,杜甫的入世思想多些,也比较现实些。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使百姓温饱,风俗淳厚;希望有广厦万间来大庇寒士,免得雨漏床头,彻夜不眠。所以他也不大讲究虚幻缥缈的神仙佛道。而他的政治热情和生活态度又较为一致,很少有轻薄的绮艳语句,对妻儿弟妹也有着深挚之爱。儒家思想对他的影响,毋宁说,积极的一面多于消极的一面。缺点是拘谨,不像李白那样敢于突破。

历来封建士大夫中,也有不少描写民间疾苦的诗文,除了其中装腔作势、自表“仁爱”外,某些较好的作品,读起来总觉得和人民的痛痒隔了一层,多少有些像旁观者似的,杜甫就不同,和人民的距离就少些,好多作品,使人真有相濡以沫、相呴以湿之感。这原因,固然由于他自己也饱经忧患,因而对人民的苦乐也有更深刻敏锐的了解与体会,所谓己饥己溺,也促使他逐渐确立了对人民的态度。然而自安史之乱至唐朝灭亡,类似杜甫那样的出身学养、那样流离困顿的封建士大夫不止一个,为什么他们在创作上不能达到杜甫那样的成就,他们的作品为什么不能使后世的读者那样感动?万方多难、千家野哭的客观历史是人人心中共同感受的,但倾诸纸墨,使读者感到如泣如诉,引起强烈共鸣的却不是人人笔下所有。从这一意义上说,就不能不感到杜甫之难能可贵了。

更多杜甫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