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洛阳女儿行》洛阳女儿对门居赏析-唐代七言乐府古诗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2 17:08

洛阳女儿行原文

洛阳女儿行

王维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

画阁珠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帏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只是熏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王维《洛阳女儿行》洛阳女儿对门居赏析-唐代七言乐府古诗

洛阳女儿行赏析

诗的主题和作者《西施咏》相同(但本诗中的西施只作为贫贱者来陪衬),也是写一个出身寒微的女儿(观诗中以碧玉相比可知)之骤为贵妇。沈德潜说:“结意况君子不遇也,与《西施咏》同一寄托。”作者讽世的意图原很明白。但就诗论诗,也反映了当时东都豪门大户的生活面貌,男主人显然是纨绔子弟,行为的骄奢放荡甚至超过石崇;女主人的生活方式虽然香车宝扇,十分阔绰,其实不过是供消遣的玩物,观诗中之“妆成只是熏香坐”即可见其无聊。像李白的《春思》《长干行》等作品中所写的征夫、商贾家的妇女,他们夫妇之间才是忠实地相爱着,使爱情真正能在生活中占地位。

王维《洛阳女儿行》洛阳女儿对门居赏析-唐代七言乐府古诗

洛阳女儿行作者简介

王维

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后其父迁家于蒲(今山西永济市),遂为河东人。开元九年(721)进士擢第。天宝末,为给事中。安禄山陷两都,遣人将他送至洛阳,迫授伪职。后禄山张宴于长安凝碧池,召集了当时的梨园子弟,王维闻而悲之,作了一首“万户伤心生野烟”的诗。及乱平,对受伪职的人以六等定罪。王维因曾作此诗,其弟王缙又请求削自己官职以赎兄罪,故得特赦,责授太子中允,后转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王维早期很感佩贤相张九龄,政治上也有抱负。后来张九龄被李林甫排挤,正直敢言之士受到打击,他也为此沮丧。四十岁后就隐居蓝田辋川。妻亡无子,孑然一身。他本信佛教,晚年更不吃荤腥,不衣文彩,过着“万事不关心”的生活,成为隐士加居士的人物。安史乱后,政局的大动荡、人民的大痛苦,在他诗篇里就很少反映。

他在十五岁就开始作诗,名篇如《洛阳女儿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十六岁、十七岁时作的。但真正能代表他作品特色的,却是晚年的山水诗,寻常的一点云彩、一片竹林、一道溪流,在他笔下都有鲜明的个性,在当时的诗坛开拓了自己的艺术天地,形成了一种流派。

除了诗,他还擅长书画,精通音乐,这和他的山水诗有互相参通之处,因为两者的把握对象都是自然界。善于捕捉印象,是这位自然界猎手的一大本领。但传世的《画学秘诀》,赵殿成以为系后人托王维名之作。

更多王维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