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江白浪涌崔嵬,应是波神羽卫来。出自宋代苏颂的《观潮三首·横江白浪涌崔嵬》,诗词原文是:“横江白浪涌崔嵬,应是波神羽卫来。陛戟百重驰道远,舳舻千里峭帆开。缓如积雪飞霜路,急似砯崖转石雷。惟有东西争渡者,暮还朝往任相催。”
【作品原文】
《观潮三首·横江白浪涌崔嵬》
苏颂
横江白浪涌崔嵬,应是波神羽卫来。
陛戟百重驰道远,舳舻千里峭帆开。
缓如积雪飞霜路,急似砯崖转石雷。
惟有东西争渡者,暮还朝往任相催。
【作者苏颂简介】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为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为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台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为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复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为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为第十五卷。
【相关阅读】
- "狎浪儿童,横江士女,笑指渔翁一叶轻"出处意思赏析
- "冬至阳生春又来,口虽吟咏心中哀"出处意思赏析
-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多是几多时"出处意思赏析
- "兰苕猎翠凄寒露,枫叶摇丹啸暝猿"出处意思赏析
- "水色渌且明,令人思镜湖"出处意思赏析
-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出处意思赏析
-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出处意思赏析
-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出处意思赏析
- "拂胸轻粉絮,暖手小香囊"出处意思赏析
-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出处意思赏析(新)
- "按节波神逆水来,鱼龙掀舞斗崔嵬"出处意思赏析
-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出处意思赏析
- "蒲根水暖雁初浴,梅径香寒蜂未知"出处意思赏析
- "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出处意思赏析
- "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出处意思赏析
-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出处意思赏析
-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出处翻译赏析
- "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出处翻译赏析
-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出处翻译赏析作者
- "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出处意思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