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致远《寿阳曲·洞庭秋月》原文赏析-元曲三百首第104首〔双调〕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8-06 03:50

寿阳曲作品原文

寿阳曲

洞庭秋月

马致远

芦花谢,客乍别,泛蟾光小舟一叶。豫章城故人来也,结末了洞庭秋月。

【注释】

1、客:这里是作者自指是,作客他乡的人。

2、乍:暂时,刚刚。

3、蟾光:即月光。

4、豫章城:即今江西省南昌市,是古豫章郡治所。

5、故人:即老朋友。

6、结:即缔结。

7、末了:没完没了。

马致远《寿阳曲·洞庭秋月》原文赏析-元曲三百首第104首〔双调〕

寿阳曲作品赏析

这首曲子是马致远“潇湘八景”中的最后一首,描写的是他由江西至湖南行役之际游洞庭湖的亲身感受,抒发其漂泊生涯的离愁别绪。“芦花谢,客乍别,泛蟾光小舟一叶”,表现的是芦花飘逸,已是深秋月夜,刚离乡的游子,泛着一叶扁舟,飘摇而去。“芦花谢”点明季节,并紧扣题目之“秋”字,渲染出苍凉的气氛。“客乍别”表面上写作者暂别芦苇花絮已经零落之事,实际上是表明其作客他乡的离愁别绪。紧接着“泛蟾光小舟一叶”便自然涌出。泛舟月下的空明画面,与前面秋风萧瑟的离愁相对,使作者陶醉在洞庭美景之中。“豫章城故人来也,结末了洞庭秋月”两句,直抒胸臆,豪放至极。“故人”是相对于拟人化的“洞庭”的称呼,老朋友再次游至于此,感于此景,进而发出要“结末了洞庭秋月”的感叹。作者不但重游洞庭,还要和它结下没完没了的感情。作者将其漂泊的愁绪,一下子转化为对“洞庭秋月”的神往和赞美,表达了其笑傲风月、情寄江湖之志。

这首曲子运用白描的手法,将自己的感情蕴藏在清丽疏淡的美景之中,情调淡雅,境界高远。

更多马致远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