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宫春作品原文
庆宫春
姜夔
绍熙辛亥除夕,予别石湖归吴兴,雪后夜过垂虹,尝赋诗云:“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后五年冬复与俞商卿、张平甫、朴翁自封禺同载诣梁溪,道经吴松。山寒天迥,雪浪四合。中夕相呼,步垂虹,星斗下垂,错杂渔火,朔吹凛凛,卮酒不能支。朴翁以衾自缠,犹相与行吟,因赋此片,盖过旬涂稿乃定。朴翁咎予无益,然意所耽,不能自己也。平甫、商卿、朴翁皆工于诗,所出奇诡,予亦强追逐之。此行既归,各得五十余解。
双桨莼波,一蓑松雨,暮悉渐满空阔。
呼我盟鸥,翩翩欲下,背人还过木末。
那回归去,荡云雪,孤舟夜发。
伤心重见,依约眉山,黛痕低压。
采香径里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谁答?垂虹西望,飘然引去,此兴平生难遏。
酒醒波远,正凝想、明珰素袜,如今安在?唯有栏干,伴人一霎。
【注释】
1、垂虹:《吴郡图经续志》:“吴江利往桥,庆历八年,县尉王廷坚所建也。……桥有亭曰垂虹。”
2、木末:指树叶。楚辞有“洞庭波兮木叶下”,后人多喜用之。
3、眉山:黛眉之色青,如山,故谓之眉山、眉峰云。
4、珰:玉耳饰。
庆宫春作品赏析
【赏析】
词有小序述写作缘起。词人从范成大苏州石湖别墅乘船回湖州家中,雪夜过垂虹桥即兴赋诗的情景。
上阕开篇便描绘出一幅凌寒荡舟的广阔画面。起三句“莼波”、“松雨”、“暮愁”,或语新意工,或情景交融,“渐”字写出时间的推移,“空阔”则展示出境界的深广,为全词定下了一个清旷高远的基调。以下三句继写湖面景象。后三句忽尔转到五年前雪夜荡舟的情景,眼前隐约出现的不又是那重叠蜿蜒的远山?这是旧梦重温吗?然而当年的人又到何处去了?结句“伤心重见”三句,绾合今昔,感慨遥深。“依约”两句,将太湖远处的青山,比作女子的黛眉,不是无缘无故作形似之语,而显然有伤逝怀人的情绪。
下阕过拍写船过采香径。这是香山旁的小溪,面对这历史古迹,最易引发人的思古之幽情。“老子”两句对照“那回归去”的情景,如今老夫我对山川歌舞,有谁应答?仍与上阕结句伤逝情绪一脉相承。西望是垂虹桥,船过垂虹,也就成为这一路兴致的高潮所在。从“此兴”一句看,这里的“飘然引去”之乐,实兼今昔言之。这一夜船抵垂虹时,词人曾以“卮酒”袪寒助兴,在他“飘然引去”时,未尝不回想那回“曲终”两句的情景。从而,当其“酒醒波远”后,不免黯然神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