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作品原文
永遇乐
苏轼
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此作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
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注释】
1、紞如:形容击鼓之声。
2、黯黯:心绪黯然的样子;梦云:用楚王梦朝云之典,宋玉《高唐赋》:“巫山神女自荐席于楚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3、故园心眼:杜甫《秋兴八首》“孤舟一系故园心”。
4、燕子楼:在今江苏徐州市,相传贞元时尚书张建封为爱妾关盼盼而建,张死后,盼盼因念旧爱不嫁,在此居住十余年。
5、黄楼:苏轼在徐州所建。
永遇乐作品赏析
【赏析】
这首词状燕子楼小园清幽夜景,抒燕子楼惊梦后萦绕于怀的惆怅之情,言词人由人去楼空而悟得的“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之理。
上片写夜宿燕子楼的四周景物和梦。“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描绘出一幅夜色清凉的景象,把人引入了一个无限清幽的境地。接着景由大入小,由静变动,“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以动衬静,鱼跳暗点人静,露泻可见夜已经深。以下转从听觉写夜之幽深、梦之惊断:三更鼓响,秋夜深沉;一片叶落,铿然作声。以声点静,更加重加浓了夜之清绝和幽绝,备觉黯然心伤。片末写梦断后之茫然心情。
下片是醒来的现实,直抒感慨,深感人生如梦,劝人们赶快从梦中醒来。前三句带有深沉的身世之感,道出了词人无限的怅惘和感喟。中间六句由古昔联想到现今,发出了人生如梦的慨叹,表达了词人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和感伤。结尾从燕子楼想到黄楼,从今日又思及未来。词人设想后人见黄楼凭吊自己,会不会也同今日自己见燕子楼思盼盼一样发出浩然长叹,把对历史的咏叹,对现实以至未来的思考,巧妙地结合一起,终于挣脱了由政治波折而带来的巨大烦恼,精神获得了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