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全庵桃花原文
庆全庵桃花
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庆全庵桃花赏析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基于对现实生活不满而虚构的一处“世外桃源”;谢枋得的《庆全庵桃花》,则是基于对现实生活的惧怕而表露的心灵之声。
起句直入主题:“寻得桃源好避秦。”其实这“避秦”二字的真正含义在诗人来说就是“避元”。南宋覆灭以后,诗人仍然以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的身份在浙赣边界率军抗元。信州失守,他不得不更名换姓地隐居武夷山地区十多年。在此期间,元军一直在到处进行搜捕,他岂能不设法逃避呢?次句的“桃红又见一年春”,便表现了诗人既侥幸得脱、又度日如年的复杂心理。正是因为这样,三、四两句才更显得尤为小心翼翼:“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其实,诗人何尝不想从这样的“桃源”之中出来透透气呢?他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回到自己的家乡,回到自己的故国:“杜鹃日日劝人归,一片归心谁得知?望帝有神如可问,谓予何日是归期。”(《春日闻杜鹃》)不过,严酷的现实岂能容许他轻易出山:“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武夷山中》)十年之间连“还家之梦”都不敢做,可见他在这“桃源”之中的无奈与寂寞是如何之多、之大。
十余年之后,诗人最终还是被捕并押往大都,坚贞不屈的诗人于是便绝食而逝——“渔郎”的“问津”终究还是带来了诗人的杀身之祸,可见这“渔郎”比那“桃花源”中的“渔郎”险恶得多。
庆全庵桃花作者简介
谢枋得
谢枋得(1226—1289),字君直,号叠山,弋阳(今属江西)人。宝祐进士,曾为考官。后以得罪贾似道谪官。逢赦放归,曾知信州。信州沦陷,他变姓名入建宁山中,身穿麻衣草鞋,故游古意赠诗有“万里乾坤双草屦,百年身世一麻衣”语。元廷几次遣人邀他出仕,皆被严拒,并以程婴、公孙杵臼相喻,因为两人皆志在保存赵氏(宋室也姓赵)。至元二十六年(1289)被迫至元大都(今北京市),只稍食菜果。旋因病居悯忠寺。曾作《绝粒偶书》,终于不食而死。在大都实只活了五天。其子定之护丧归葬于信州。
他治经学,诗非其长,现存的诗不多。从内容看,大部分是亡国前后作的,重议论,多寄托,以枯淡之笔随手写成,中间却自有他鲜明的性格。“平生结客知心少,乱世逢人笑口难”(《寄谢叔鲁三首》)。他的诗,多半是从这样一种感情世界里写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