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鹧鸪天·石壁虚云积渐高》赏析-宋代关于田园风情的古诗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2 12:53

鹧鸪天·石壁虚云积渐高原文

鹧鸪天·石壁虚云积渐高

辛弃疾

石壁虚云积渐高,溪声绕屋几周遭。

自从一雨花零落,却爱微风草动摇。

呼玉友,荐溪毛。

殷勤野老苦相邀。

杖藜忽避行人去,认是翁来却过桥。

辛弃疾《鹧鸪天·石壁虚云积渐高》赏析-宋代关于田园风情的古诗

鹧鸪天·石壁虚云积渐高赏析

词上片写江南暮春风景。暮春的江南,具有雨水充分、气候湿润,因而景致多含有“水气”的特点,起韵就是写这样的景象。这里在石壁上越积越高的云气,绕屋不散、渐渐增强的溪水声,都与瓢泉有水有山的环境特点、山润水明的季节特点极为吻合。作者一边兴致勃勃地走来,一边随意欣赏瓢泉附近农村的石山与溪水,不知名的野外人家,心情愈加舒展。接韵补出这是暮春时节的观望,并且以“一雨花零落”和“微风草动摇”的对仗形成对比,写出春光逝去、夏草初长的季节迁变,表明作者随缘自适、无所不可的自然忘机态度。

下片写野老邀客的情事。过片补写自己是接受野老之邀,前来赴小饮的。“玉友”“溪毛”,全是家常风味,全是乡野气息。就野老那方面来说,所荐不过“玉友”“溪毛”这类微薄的饮食,却毫无忸怩惭愧之色,一“呼”一“荐”,足见他的淳朴和热情,与“玉友”“溪毛”一样,这就是作者所喜欢的乡野本色,也是作者欣然而来赴饮的原因。以下更以“殷勤”“苦”字来点明他的淳朴热情,而以“邀”字暗扣作者的赴约。结韵写野老,更是诙谐幽默,妙趣横生:大概是因为在家等得不耐烦了吧,他拄着拐杖,来到门前溪水上的小桥旁,站在桥头盼望作者的到来。又许是他久等而不见作者,只见偶尔来往的行人吧,有几分失望的他,打算下桥回屋去了。这时候,又来了一个“行人”。老眼昏花的他,误以为这还是别人,因为桥窄,于是他匆忙避让,转身而去。而正在转身之际,却忽然把作者认出来了,于是马上过得桥来,热情迎接稼轩翁。这“忽避”和“却过”之间形成的戏剧性转折,以一个抓摄到的镜头,把野老昏花其眼、失望其情和热诚其意的全部心理内容和迎客动作,悉数纳入其中,让人感觉到在这自然的情态中,作者那诙谐、风趣的微笑,于是读者也一起跟着微笑了。

这首词最大的艺术特色,是善用补笔。比如三、四两句写季节和雨水,对于一、二句的云气和溪声,就能够补足;过片一韵,对于作者为何前来小饮,也能形成补充交代。这些补笔,使结构显得紧凑、完密,显示了作者巧于剪裁与安排而不见人工痕迹的本领。这些都令这首艺术小品既精巧玲珑,又天趣盎然;既风趣明畅,又含蓄有味。

辛弃疾《鹧鸪天·石壁虚云积渐高》赏析-宋代关于田园风情的古诗

鹧鸪天·石壁虚云积渐高作者简介

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将领、词人。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他的代表作有《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年仅二十一岁的辛弃疾曾聚集两千人起义抗金,之后仕途多舛,最终归隐上饶。1207年,辛弃疾逝世,享年68岁,后赠少师,谥号忠敏。辛弃疾的词以其内容上的爱国思想,艺术上有创新精神,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

辛弃疾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更多辛弃疾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