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原文
蝶恋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
辛弃疾
谁向椒盘簪彩胜,整整韶华,争上春风鬓。
往日不堪重记省,为花长把新春恨。
春未来时先借问,晚恨开迟,早又飘零近。
今岁花期消息定,只愁风雨无凭准。
蝶恋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赏析
这首伤春词表明了词人惜春伤时的心情。
上片由今思昔。椒盘,彩胜,既点明“元日立春”的题面,又描绘儿女辈在节日中的欢乐景象。接由彩胜簪在鬓发上的美丽,联想到青春时光的著于头发上,十分巧妙。这是他见儿女辈青丝如云而羡慕其年少的心理表现。一“争”字,把儿女辈争插彩胜的情形和韶华遗弃老人、争着上年轻人春风得意的颜面甚至是头发的“势利”,一并托出。于是少年们的欢乐,适足以对照出他的悲感。“往日”以下,由儿女的欢乐,顺理成章地联想到自己,回忆起自己以往迎接春天时的深重忧患:他因为异常特别地爱惜花朵,所以见到春天到来,总是幽恨重重。那种“惜春长怕花开早”式的痛苦,其中所包含着的时光迁逝之恨,美人零落之悲,风雨忧患之苦,以往一直纠缠着他,所以现在回想起来,也有往事不堪回忆的痛心。
下片在自我心态调整中,回到现在。可是由于“长把新春恨”的心理积淀,他不由得又进入了新一轮的忧患之中去。“晚恨开迟,早又飘零近”一句,十分细腻地表明他惜花、惜春的内容。结韵在扣题之外,又从现在而忧及未来,生怕风雨无定误了今年的花期,写得深婉入微。这首词中的“春”和“花”,就像以往他所写的伤春词一样,虽来自于自然的触动,而最终形成的感兴又高于自然风景——他是作者忧患于人生风雨与国家前途的审美化表达。春天与花朵,这优美而纤弱的词面,这混合着希望与担忧的风景,拨动了词人心灵上敏妙的忧患之弦。
蝶恋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作者简介
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将领、词人。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他的代表作有《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年仅二十一岁的辛弃疾曾聚集两千人起义抗金,之后仕途多舛,最终归隐上饶。1207年,辛弃疾逝世,享年68岁,后赠少师,谥号忠敏。辛弃疾的词以其内容上的爱国思想,艺术上有创新精神,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
辛弃疾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