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与客饮瓢泉原文
祝英台近·与客饮瓢泉
辛弃疾
水纵横,山远近,拄杖占千顷。
老眼羞明,水底看山影。
试教水动山摇,吾生堪笑,似此个、青山无定。
一瓢饮,人问“翁爱飞泉,来寻个中静;绕屋声喧,怎做静中境?”“我眠君且归休,维摩方丈,待天女、散花时问。
”
祝英台近·与客饮瓢泉赏析
在稼轩于瓢泉陈设的宴会上,有一位不晓事的客人向已经喝醉的主人问了一个看似难以回答的问题。他说:“您说您因为好静,所以到瓢泉来寻求安静。可是这里泉声绕屋而响,怎能取静呢?”一个聪明的客人借前人诗歌代主人答道:“比如一座幽深的山林,有蝉鸣,只能增加深林的静趣,并不能使这山林热闹起来。”稼轩觉得这个回答妙得很,于是写下这首抒山水之乐、言动静之趣的小品词,送给他作褒奖。
上片主言山水之乐,并以水中山影做比喻,表明他对自己身世无常的感慨。起韵描绘瓢泉周围山水的气势和自己的游赏之情。以“纵横”写水之多,以“远近”状山之盛,然后在其中纳入一个拄杖而游观无限山水的自我形象。接韵自然进入山水动静的象喻。一句“老眼羞明”,把自己衰老的情状显出,因为眼睛怕光,不敢眺望阳光中的山景,所以只好转而视水,看被水柔化过的山影。上片末韵,直承前“山影”一词,以一个空灵和玄深的比喻,即流水无定中山影摇晃,写他对自己命运的理解。他觉得自己虽然本质如青山独立,命运却像这水里的青山一样无定。
下片接客人问动静的话头,借佛经故事,谈动静玄机,暗藏着嘲笑客人参不透动静、本性不明的意思。过片先点出题面上的“饮瓢泉”——同时“一瓢饮”兼谓自己的安贫乐道,然后以主客问答的体式,写出自己对于“泉声喧静”的看法。他串起两个特别的典故来旁敲侧击地回答。一是陶渊明的酒醉而遣客,表明自己不拘于礼的真率。二是佛菩萨维摩诘讲经,天女散花以测试听者理解到什么程度、佛性又如何——花落于诸位佛菩萨身上沾不住,落到佛门大弟子身上则沾得住,说明佛门大弟子还没能空诸色相,还不够参透维摩诘之意。而用一“待”字,使两个独立的典故,成为意义相关、禅机更深的内容。不仅隐含着自己已能空而不留,也隐含着对客人于动静之义尚不能参透的讽刺。参不透动静,才会问这个貌似聪明而其实黏着的问题。
祝英台近·与客饮瓢泉作者简介
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将领、词人。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他的代表作有《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年仅二十一岁的辛弃疾曾聚集两千人起义抗金,之后仕途多舛,最终归隐上饶。1207年,辛弃疾逝世,享年68岁,后赠少师,谥号忠敏。辛弃疾的词以其内容上的爱国思想,艺术上有创新精神,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
辛弃疾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