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浣溪沙·壬子春赴闽宪别瓢泉》赏析-宋代关于仕隐两难的古诗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2 11:41

浣溪沙·壬子春赴闽宪别瓢泉原文

浣溪沙·壬子春赴闽宪,别瓢泉

辛弃疾

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

朝来白鸟背人飞。

对郑子真岩石卧,赴陶元亮菊花期。

而今堪诵《北山移》。

辛弃疾《浣溪沙·壬子春赴闽宪别瓢泉》赏析-宋代关于仕隐两难的古诗

浣溪沙·壬子春赴闽宪别瓢泉赏析

在1191年冬天,辛弃疾又接到诏命,要他出任福建提点刑狱使。经过长时间的犹豫,他终于在第二年春天将尽时出发了。而他出发时,心理上出与隐的矛盾并没有解决,他既因忧心国事而思出山建功立业,又已经习惯了山林生活,对隐居地十分留恋。这首词就是这种情怀的形象化、含蓄化表达。

上片借鸟语传情。当他在春山间行走时侧耳倾听,杜鹃鸟一声声长啼,仿佛是为送别他而写下的送行诗一样。然而杜鹃的啼鸣,古人都以为其声如“不如归去”,那么作者只见它送行的殷勤,不觉它劝归的意思,显然是装糊涂。末句突然一个反顿,借白鸟因怨恨背飞而去,来显化自己的矛盾心情。这里仿佛是目遇心感,随缘而得,但其实是经过构思,富有深意的。因为第一,他用了自己的旧典:当年他初隐带湖,就曾经在词里表示过与鸥鸟结盟,永不背叛的意思,而今居然食言了。第二,他还借用了《列子》中的典故,表明当人有了机心之后,白鸥自会识破而远飞避害。而今既然白鸟见他就背飞而去,显然是不满于他那欲有所为的机心。所以,白鸟这意象,虽是取象于当前,但一能显示他的自笑机心,二能显示他的自笑背盟,措意曲折而深隐。

下片借典故寄意。前二句,借汉代名隐士郑子真屡受诏书而不肯出,东晋大隐士陶渊明一挂冠即至死不仕的典故,表明自己当年也曾像郑子真、陶渊明一样,隐于岩石下,手把菊花饮。末句突然一个反转,以前人讽刺假隐士而作的《北山移文》,来自嘲愧对山中故人,不能像郑子真、陶渊明一样坚定其志。值得注意的是,他不待山中旧友起而讽刺自己,就已经感到这种大谈归隐之趣后再出仕的行为可愧可羞,说“而今堪诵”。这就表明,他此时确实面临着心理上的压力。这压力,是他用世与避世的矛盾心情的充分反映。

本词在结构上,上下两片都采用前二后一的逆转句式,使重心落于每片的末句。而两片之间,结构对称,表意均衡,显得整饬、有力。

辛弃疾《浣溪沙·壬子春赴闽宪别瓢泉》赏析-宋代关于仕隐两难的古诗

浣溪沙·壬子春赴闽宪别瓢泉作者简介

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将领、词人。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他的代表作有《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年仅二十一岁的辛弃疾曾聚集两千人起义抗金,之后仕途多舛,最终归隐上饶。1207年,辛弃疾逝世,享年68岁,后赠少师,谥号忠敏。辛弃疾的词以其内容上的爱国思想,艺术上有创新精神,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

辛弃疾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相关阅读】

更多辛弃疾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