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暮春漫兴原文
定风波·暮春漫兴
辛弃疾
少日情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
老去逢春如病酒,惟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
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定风波·暮春漫兴赏析
伤春小唱,年轻的词人这方面的体验最多,心性婉约的词人尤喜为此调。而此词,却是自称“老去”的豪放词人所作。他在这首伤春词中究竟融入了一种什么样的心理体验呢?
词的上片,以少年时代逢春的情怀发端,这就使全词被笼罩在一种抚今思昔的感慨调子里。他以强烈的夸张手法,来写少年“插花走马醉千钟”的风流意态。一“插”一“走”一“醉”,三个动作如此密集地连出,把少年无拘无束、兴致豪酣的情状表现得生动鲜明。接着,他以“病酒”之后毫无活力的意象,来给老去情怀下注脚,又用小帘栊后饮茶添香的平静寂寞来为“病酒”下注脚。并以“惟有”一词做出强调,显示出这淡静的心态中少有兴致的含意。这一动一静、一酒一茶之间的对比,将少年狂态映照下的老年萧索刻画得惟妙惟肖。因此,不用再细细描绘今春是如何可伤,而伤春之意已经浓浓地透出。春色依旧,而他的心境竟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这是为什么呢?应该说,一是因为对岁月流逝的伤感,二是对于政治遭遇的伤感。
下片专写见眼前暮春景象的感受。“卷尽……未定”的措辞,表现出东风的毫不留情和作者对东风如此无情的痛心。但以下却用“休恨”一词轻轻排解。为什么“休恨”呢?“元自”一词,显出花与风无法割断的联系。他在此所解悟的“风花缘”,颇有禅意,耐人寻味。以下一问,问得无理,而答得有情。因为春归无觅处,谁还能见到它呢?但一个夕阳飞燕的意象,则能给人以一缕安慰。春天归去,燕子始来,它们在一来一去的路上,大概总会碰面的吧?这一结,显得构思巧妙而情意蕴藉,使作者因春去燕来而引发的既惆怅又欣慰的感情,在他迷离想象的暗示下,获得优美的呈现。
这首伤春词,几乎像剪影一样,画出了词人一生的对春情意,容量很大。而在写到眼前的伤春情事时,却将情与理结合起来写,显得哀而不伤,缠绵而爽气,显示出与婉约派词人不尽相同的意路和风格。
定风波·暮春漫兴作者简介
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将领、词人。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他的代表作有《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年仅二十一岁的辛弃疾曾聚集两千人起义抗金,之后仕途多舛,最终归隐上饶。1207年,辛弃疾逝世,享年68岁,后赠少师,谥号忠敏。辛弃疾的词以其内容上的爱国思想,艺术上有创新精神,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
辛弃疾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