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对酒叹·镜虽明》赏析-宋代关于酒醉无言的古诗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2 09:43

对酒叹·镜虽明原文

对酒叹·镜虽明

陆游

镜虽明,不能使丑者妍;

酒虽美,不能使悲者乐。

男子之生桑弧蓬矢射四方,古人所怀何磊落!

我欲北临黄河观禹功,犬羊腥膻尘漠漠;

又欲南适苍梧吊虞舜,九疑难寻眇联络。

惟有一片心,可受生死托。

千金轻掷重意气,百舍孤征赴然诺。

或携短剑隐红尘,亦入名山烧大药。

儿女何足顾,岁月不贷人。

黑貂十年弊,白发一朝新。

半酣耿耿不自得,清啸长歌裂金石。

曲终四座惨悲风,人人掩泪无人色。

陆游《对酒叹·镜虽明》赏析-宋代关于酒醉无言的古诗

对酒叹·镜虽明赏析

陆游在晚年的《疾衰》诗中曾这样诉说他与酒的交情:“百岁光阴半归酒,一生事业略存诗。”酒是他生命中一个举足轻重的要素,诗是他生命的见证,那么酒诗更是他情感生活的一面镜子。在陆游笔下,酒曾是旗鼓,可以鼓励士气激发他爱国杀敌的斗志,又是他表达喜怒哀乐的媒体:梦中获胜时,欢饮一斗高歌一曲,遣天山健儿纵情歌唱;志向落空时,又借酒强抑愤怒,弹压胸中十万甲兵。诗人面对美酒,直如面对一位知交,总是敞开心扉尽情倾诉。《对酒叹》就是诗人失意时对这位“百年知己”的又一次真情诉说。

诗写于入蜀的第五个年头。这年,主战的王炎遭诬被罢,宰相虞文允也死了。朝中权贵只知扩植私党,根本不顾国计民生。主持北伐的人越来越少,诗人满怀的愿望眼看就要在蜀中落空。时不我待,壮志难酬,诗人满怀愤慨只能对酒浩叹。

诗以极清醒的两个对句开笔,联类而叹,道出借酒浇愁而无法摆脱的内心痛苦。前一句起兴,自然引出后一句的愁绪,并照应题旨,从而体现歌行体诗比兴开篇的写作特色,给人以强烈的情绪感染。

作者先诉说自己伟大抱负、远大志向无法实现的苦闷,然后再表明自己坚定的意志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尴尬遭遇。中间主体部分诗情激荡,异常亢奋。古人有男儿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可诗人面临的是一种怎样的现实?“我欲北临黄河观禹功”、“又欲南适苍梧吊虞舜”两句,形象而生动地刻画了他有志不得伸展的内心苦闷,字里行间都蕴含着诗人生不逢时的感慨和对于现实的否定与批判。“惟有”句以下,则表达了诗人不屈的个性和在逆境中生存奋斗的勇气,与前面“男子之生桑弧蓬矢射四方”相呼应,显示了作者坚定的意志和任何外界因素都无法改变磨灭的男儿本色。

当然,从“千金轻掷重意气,百舍孤征赴然诺”和“或携短剑隐红尘,亦入名山烧大药”等句子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酒后的意气与冲动,潜意识中对访道任侠的印象和兴趣,流露出他对侠士复国平天下的殷殷希望。然而,希望毕竟是希望。不管醉中是多么豪壮,陆游一回首现实就不胜感慨。诗的最后几句,极力表现了耿耿不得的苦闷情绪。于是饮至半酣,勃然长啸,高歌一曲,声如金石分裂,震惊四座。诗以长啸收尾,犹觉悲音荡漾不绝于耳。

这首醉歌开篇深沉,中间慷慨激越,收尾悲壮有力,一唱三叹,感情起伏很大。诗人为了有力地表达这种感慨,间用参差不齐的句式,在错落中表现不平之气。在叶韵上,基本以入声为主,间以二句平声韵,使之抑扬起伏,声情并茂更富于变化,深得李白七言歌行体诗自由奔放的精髓。

陆游《对酒叹·镜虽明》赏析-宋代关于酒醉无言的古诗

对酒叹·镜虽明作者简介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于淮上舟中。考进士时,因名列秦桧孙子秦埙之前,被黜免。秦桧死,始任福州宁德县主簿。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后出任夔州通判。任满,往南郑,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军幕。南郑临近大散关,距宋金分界线不远,有些在金人营中的汉人将吏,便以蜡丸向他密递消息。同时,与王炎积极筹划进取中原。这是他创作生活上一个很重要时期,他自己认为从那里得到“诗家三昧”,后来连听到声亦要想起南郑。王炎被召东归,他应四川制置使范成大之邀而入蜀,任参议官。他以细雨骑驴的诗人之身,成为范成大的文字交,又爱蜀中俗厚才众,因名其集为《剑南诗稿》。后返临安任京官,至七十九岁回到故乡。自此流连山水,交接老农,写了不少田园诗。但他仍念念不忘于沦敌的中原,念念不忘于地下的唐琬。在《示儿》中,他遗憾的是“但悲不见九州同”,在《禹寺》中,他怅惘的是“尚余一恨无人会”。这是他晚年心头两大隐痛,却亦让我们看到一个清澈而完整的老诗人影子。卒时八十五岁,适值除夕。钱大昕《陆放翁先生年谱》则作八十六岁。非。他自称“六十年间万首诗”(实存九千一百三十八首),但写得最多的年代却是八十三岁和八十四岁,前者四七八首,后者五九九首(见欧小牧《陆游年谱》)。

南渡以后一些诗人中,对汴京沦亡,权奸误国的痛心局面,大都有所反映和发抒,但幅度如此广阔,感情如此强烈,而且贯彻始终的却是陆游。清代御选的《唐宋诗醇》,于汴宋只选苏轼,于杭宋只选陆游,除了艺术成就之外,亦因为“其感激悲愤忠君爱国之诚,一寓于诗”的缘故。赵翼在《瓯北诗话》卷六中甚至认为陆胜于苏,这亦说得偏了。就“诗味”论,陆诗毕竟不如苏诗。促成陆诗这种感激悲愤之诚的,一是他少年时受父亲陆宰及其朋友感慨国事的议论的影响。二是从军和宦游生活的实践,使他对大地山河加深了热爱。三是对秦桧的痛恨。他在《自赞》中曾说“名动高皇,语触秦桧”。他为韩侂胄撰《南园记》,固然有主观上的迁就权贵的因素,亦因为韩氏是主张北伐的人。四是他曾受业于曾幾,曾幾亦是反对和议,与秦桧不合而罢官。陆游在创作上受曾幾影响不大,但门墙熏陶,对他的立身报国自有重大影响。五是杜甫的间关万里,扈跸老臣的艰苦忠挚精神对他的激励。从诗的形式看,毋宁说,他是接近于白居易的。他在《何君墓表》中说:“锻炼之久,乃失本指。斫削之甚,反伤正气。”这一主张,在他诗歌中大体上是做到了,例如他的律诗以对仗工使事切见称,却很少有雕琢纤巧的毛病,晚年则趋向平淡。

可是陆游的诗做得太多了,因而不少诗的用词、造句与命意有大同小异、似曾相识的地方,朱彝尊、赵翼都曾举出用词之重复,如“身似”、“心似”、“身如”、“心如”、“迹似”之类,有的甚至一句重见于两诗中,如《冬夜》的“残灯无焰穴鼠出,槁叶有声村犬行”,在《枕上作》中只将“残灯”改“孤灯”,“槁叶”改“枯叶”,在《郊行》中“民有袴襦知岁乐,亭无桴鼓喜时平”,在《寒夜》中上句改为“市有歌呼知岁乐”,下句一字不易。这类例子还很多。贺裳在《载酒园诗话》续编中说:“予初读《瀛奎律髓》……得务观一篇,辄有洋洋盈耳之喜,因极赏之。及阅《剑南》全集,不觉前意顿减。”就因读了全集之后,重复之处太多了。钱钟书在《谈艺录》中也指出“古来大家,心思句法,复出重见亦无如渠之多者”,又举“文气不接,字面相犯”之例,“如《秋夜示儿辈》首句云:‘难知垂老叹途穷。’而中间侈陈乡村鱼米之乐,则奚以叹为?”

更多陆游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