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暮雨初收原文
满江红·暮雨初收
柳永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
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
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
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
波似染,山如削。
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
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
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满江红·暮雨初收赏析
这是柳永宦游于桐江一带时的作品,桐江在今浙江中部,是钱塘江自建德至桐庐一段的别称,此词或许即是他任睦州(今浙江建德)推官时所作,以清丽的词笔描绘了桐江附近的清秋美景,同时也抒写了自己仕途萧索、厌倦漂泊之感。上片起首三句,写雨后夜泊江边之状。暮雨潇潇,秋色无边,雨打孤篷,僻处舟中之人的心情自然可以想见。终于,雨收天晴,泊船江畔,澄静的江水与凄清的夜色起到了烘托人物心理的作用。“临岛屿”三句,写望中江边景色。水蓼与芦苇都是秋天繁盛开花的植物,水蓼疏淡,如同罩上了一层轻烟薄雾;阵阵苇风,带来丝丝凉意。景物朦胧,传达出凄清寥落的氛围。此为近处的静态之景,下面“几许”二句,则是远望中的动感鲜明之景,暮色渐深,渔人急桨如飞,匆匆向村落中归去。不说尽载一天的收获,而是谓“尽载灯火”,则突出了晚间渔灯闪烁之状,写景入神。这几句动静相形,从正反两面衬托了整个环境的静寂,极富意境之美。同时,又是景中见情之句,盖渔人归家的急迫心情,完全体现在“飞”字之中,这就更加体现了漂泊者的孤独和凄苦,于是逼出了“遣行客”三句,正是上述晚景触动了行人的归思,令其自伤自怜,渴望结束这种羁旅行役的生涯,意中无限惆怅。情景融合无间,针脚十分细密。下片起首六句,一气呵成,急管繁弦,句短调促。先以四个短句,从烟、波、山三个方面直接描写桐江情景。梁朝的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也曾对此有过类似的刻画,谓其间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写烟则是“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写水则是“水皆缥碧,千丈见底”,写山则是“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形容曲至。而柳永此词中的三句,则以简约见长,特别是“染”、“削”二字,形象地表达了波光之柔碧和山势之清峻。“绕严陵滩畔”二句,则引入本地典故,通过对严光这个著名隐士的追缅,略抒怀古之意。再以“鹭飞鱼跃”,概括环境的清幽和鱼鹭的自适情趣,而这种自适情趣正是隐者之乐的体现。这几句状景细致入神,又微露对隐者生涯的羡慕之情,为下文作铺垫,是全词的精彩之处,南宋黄盋《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五中亦谓“换头数语最工”。“游宦”二句,紧承“严陵”,是由对先贤的缅怀转而拍合到自身的命运。自己驱驰行役,奔走飘荡,一事无成,对此美景,自然兴起归隐之思,故云“平生况有云泉约”,本就早有归隐于云山泉石之间的志向,而游宦之苦更加使这种渴望变得无比强烈。因此结句便连用两个典故来抒发这种想法,一是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其首句为“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词意本此。另一个典故是用王粲的《从军行》,王粲有《从军行》五首,多“述军旅苦辛之辞”(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和征人对故乡的怀念,柳词中的“仲宣吟”、“从军乐”皆指此,王诗首句为“从军有苦乐”,词中的“从军乐”实指“从军苦”。此词最后以隐居之志作结,看似潇洒飘逸,实则言外有无限酸辛,表达了漂泊生活带来的怅惘愁怨和怀乡思归之情。全词委婉曲折,荡气回肠,结构严谨,在当时就是一篇天下传诵的名作。北宋释文莹《湘山野录》卷中记载:“范文正公(按:指范仲淹)谪睦州,过严陵祠下。会吴俗岁祀,里巫迎神,但歌《满江红》,有‘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之句。公曰:‘吾不善音律,撰一绝送神。’曰:‘汉包六合网英豪,一个冥鸿惜羽毛。世祖功臣三十六,云台争似钓台高。’吴俗至今歌之。”可以想见当时人们对此词的喜好。
满江红·暮雨初收作者简介
柳永
柳永(987?─1055后)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人称「柳」,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居崇安(今福建)。
祖父柳崇,以儒学名,父柳宜,曾仕南唐,为监察御史,入宋后授沂州费县令,官终工部侍郎。永少时流连于汴京,在秦楼楚馆中恣情游宴。后曾西游成都、京兆,遍历荆湖、吴越。景祐元年(1034)登进士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馀杭令、定海晓峰盐场监官、泗州判官、太常博士,终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晚年流落不偶,卒于润州(今江苏镇江)。身后很凄凉,由歌女们聚资营葬。
《宋史》无传,事迹散见笔记、方志。善为诗文,「皆不传于世,独以乐章脍灸人口」(《清波杂志》卷八)。所著《乐章集》凡一百五十馀曲。其词自成一派,世称「屯田蹊径」、「柳氏家法」。《避暑录话》卷三记西夏归朝官语:「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可见柳词影响之大。其词对后世词家及金元戏曲、明清小说有重大影响。词集名《乐章词》,主要内容描写歌妓舞女的生活和思想,抒发自己的不平和牢骚以及羁旅行役之苦、离别怀人之情。都市的风物之美、社会的富庶在词中也得到突出的表现。如描写杭州风光的《望海潮》,相传金主完颜亮读到「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之句,「遂起投鞭渡江之志。」在为歌女们写作的词篇中,表现了对她们的同情,唱出了她们的心声。在这类词中,也有一些庸俗的内容和颓废的情调。艺术成就最高的是羁旅行役之作。《雨霖铃》、《八声甘州》是这方面的代表作,融情入景,有点有染,感人至深。同时,赋予身世之叹和浓重的伤感情调,为人们千古传诵。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在词的发展史上有着突出的贡献。首先,他始衍慢词。运用铺叙、渲染等手法,扩大了词的容量。其次,以俚语、俗语入词,呈现口语化的特色。同时,在艺术上运用传统的情景交融、点染等手法,又善于化用前人诗句入词,使词作韵味隽永、深婉含蓄。由于在题材和艺术上都有创新,所以流传很广。甚至连西夏也「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有《乐章集》传世,存词210多首,按宫调编次,共16个宫调150个词调,这说明柳永的作品不仅是词集而且是可以入乐演唱的唱本,故名《乐章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