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寡妇原文
山中寡妇
杜荀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尽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山中寡妇赏析
这首诗约作于唐僖宗李儇末年,正是军阀割据、战乱不息的时候。这位农妇被战争夺去了丈夫,自己也就成了寡妇,为避战乱逃往深山住在茅草房里。在深山老林中,这个可怜的寡妇吃尽了苦头,或许暂时避开战争保住了一条命,但是她却逃不过比战争更加无孔不入的“征徭”。以“山中寡妇”为代表的人民所承受的种种苦难,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诗用白描手法,不用典事,不加雕饰,首创了以七律表现乐府题材的新的创作路子。诗的语言质朴无华,清新自然;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流畅。可以说诗人把一坛气味醇厚的“老酒”,装进了富有时代特色的新式瓶子里,为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做出了十分宝贵的新贡献。
山中寡妇作者简介
杜荀鹤
杜荀鹤(846—907),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属安徽)人。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仍未授官,乃返乡闲居。曾以诗颂扬朱温,后朱温取唐建梁,任以翰林学士,知制诰,故入《梁书》。
他以“诗旨未能忘救物”(《自叙》)自期,故而对晚唐的混乱黑暗,以及人民由此而深受的苦痛,颇多反映。如山中寡妇的避征无门;《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中官兵的遍搜珠宝,乱杀平民,甚至拆古寺,掘荒坟;《再经胡城县》中酷吏的残忍,县民的含冤,都是这一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其诗也明白平易,且都是近体诗,但也失之浅率,不甚耐读。他自称“苦吟”,从技巧上说,未必如此。《沧浪诗话》将他列为一体,翁方纲不以为然,在《石洲诗话》中说:“咸通十哲,概乏风骨……杜荀鹤至令严沧浪目为一体,亦殊浅易。”《苕溪渔隐丛话》引《幕府燕闲录》,也谓鄙俚浅俗,惟宫词为唐第一,故而这里就选了《春宫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