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舌吟原文
百舌吟
刘禹锡
晓星寥落春云低,初闻百舌间关啼。
花枝满空迷处所,摇动繁英坠红雨。
笙簧百啭音韵多,黄鹂吞声燕无语。
东方朝日迟迟升,迎风弄景如自矜。
数声不尽又飞去,何许相逢绿杨路。
绵蛮宛转似娱人,一心百舌何纷纭。
酡颜侠少停歌听,堕珥妖姬和睡闻。
可怜光景何时尽,谁能低回避鹰隼。
廷尉张罗自不关,潘郎挟弹无情损。
天生羽族尔何微,舌端万变乘春晖。
南方朱鸟一朝见,索漠无言蒿下飞。
百舌吟赏析
这里娓娓讲述的,是一种名曰“百舌”的鸟的故事。一大早就听到了“百舌”的叫声,在花枝茂密间,只见被它摇动的花瓣像红雨般地纷纷落下,却不见其踪影。“百舌”的叫声像用笙吹奏的各种动听的曲调,它一鸣唱,黄鹂和燕子再也不敢出声。在朝阳里,“百舌”迎风自夸般地舞弄着身影;在林荫道上,它叫几声换一个地方,不知它究竟在何处。“百舌”婉转地鸣唱仿佛有意讨人喜欢,其叫声可谓千变万化。酒后脸色红润的侠义少年停止了歌唱而聆听“百舌”之鸣;耳环落在枕席间的艳丽女子带着睡意也在欣赏“百舌”的鸣啭。美好的光景何时尽,又有谁能避开凶恶的鹰隼!失势的廷尉即使在门前张网捕雀,趋炎附势的“百舌”也不会投其罗网,而美少年潘岳所挟带的弹弓却会无情地将它打伤。你“百舌”只不过是只能在春天里摇唇鼓舌的小小候鸟,等到天上的鸟象一出现,夏天来临,“你”只能默然无生气地在蒿草下低飞。
听完了这个故事,人们不难想到:“百舌”本来是一种很可爱的益鸟,它的鸣啭又非常动听悦耳。刘禹锡为什么对它如此反感、甚至以为它不会有好下场呢?原来诗人是在“指桑骂槐”,他所讥讽的是那种巧言令色的投机者!诚然,这种人往往没有什么好下场。
百舌吟作者简介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旧唐书》作彭城人,生长于江南。贞元进士。与柳宗元同榜。后入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又随佑入朝,为监察御史。唐顺宗永贞元年(805),王叔文执政,他和柳宗元皆被叔文引入禁中,参与谋议,曾有意于革新。王叔文失败,他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市)司马,即八司马之一。时年三十四,有名的哲学论文《天论》即作于此时。
后召还长安,因作《戏赠看花诸君子》诗,触怒权贵,又被贬连州(今广东连州市)。如他自己所说“一坐飞语,废锢十年”(《谢门下武相公启》)。文宗大和二年再还长安,又作了《再游玄都观绝句》以遣讽。晚年迁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世称刘宾客。
他是诗人,又是思想家。他有远大的抱负,却屡遭贬斥,因而诗歌也多桀傲之气,常借虫鸟以讽世。“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也可看作他对横逆的态度,犹“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之意。怀古诗也低徊沉着,启人遐想。
他的竹枝词,自己是很重视的,也说明他对民间文学的态度,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在艺术上能自创一格,在感情上反映了他对下层群众的喜闻乐见的事物,能大胆接受,相呴相濡。长期的流放生活,使他呼吸了更多的泥土气息,视野因而更开阔了,可惜中没有选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