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以乐遣悲的思想感情变化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6-25 08:51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以乐遣悲的思想感情变化

诗有诗眼,词有词眼,文有文眼,《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的诗眼就是一个“”字,且多种乐事集中表现出来。乐事能很容易的体会到,但看遍全诗也没有一个悲字,那么悲又从何而来呢?下面我们来分析李白的以乐遣悲的思想变化以及诗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以乐遣悲的思想感情变化

一、宴会之乐

1、欣赏美景之乐

①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从这两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宴会时周围的景色是非常美好的。周围是春花烂漫,空中有一轮明月,怎么叫人不开心呢?

②阳春召我以烟景

烟景”一词就足够人遐想了。我们可以联想到一些与“”有关的诗句:

烟笼寒水月笼纱//烟花三月下扬州//烟柳画桥多少楼台烟雨中//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些与“”有关的诗句告诉我们,所谓的“烟景”,一定带有朦胧之感,它氤氲着江南的湿气,含有春天的芬芳,让人愉悦而沉醉。

2、共叙天伦之乐

从“序天伦之乐事”一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与堂弟们呆在一起是非常开心的。可是我们也会感到奇怪,与亲人相聚自然开心,可是我们会像李白一样这样的开心吗?

我们先来看一下李白的诗其:《月下独酌(其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作者一个人在月下自斟自饮,自歌自舞,实在是孤独。

再有:《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天上的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陪伴诗人的只有这无言的敬亭山,这是多么巨大的孤独!

通过这两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常常会有孤独之感,且这种孤独是巨大而绵延的。当在这春夜有众堂弟来陪伴他时,他自然是非常快乐的。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以乐遣悲的思想感情变化

3、群季俊秀之乐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惠连”是指谢惠连,他是南朝宋文学家,幼而聪慧,十岁便能作文,深为族兄谢灵运所赏爱,这里李白用“惠连”指出众堂弟才气高。“康乐”是指谢灵运,袭封康乐公,这里李白用谢灵运自比,是说自己非常欣赏众堂弟,且觉得自己不如堂弟们有才华。

4、高谈清谈之乐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美好的景色还没有欣赏完,大家也在开怀畅谈。高谈阔论的意思是指志趣高雅、范围广泛的谈论,是含褒义的。清谈虽然在现在是指不切实际的言论,但是在魏晋时期,是指就一些玄学问题反复辩论的文化现象。那么我们可以看到,着一些人从诗词歌赋谈到了人生哲学,高山流水志趣相投,怎不叫人快乐呢?

5、飞觞醉月之乐

飞羽觞而醉月”,人一高兴就想喝酒,喝酒之后又更高兴。这里我们可以从“”“”二字来分析:“”字有两种理解方式,一种是酒杯形似鸟,高举着就像飞起来了一样,可见人心情之轻快,另一种是酒杯碰得快,觥筹交错之间大家喝得非常尽兴。“”字也可有两种理解,一是使月醉了,月醉即人醉,一种是人醉于月下。不论“”与“”如何理解,我们都可以感受到宴会中人的快乐。

6、借诗伸怀之乐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喝酒尽兴了,需要将美好的情怀用诗歌抒发出来。至此,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弟秀主雅宾主尽欢,可谓是快乐非常了。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以乐遣悲的思想感情变化

二、人生之悲

那么《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诗中的悲又从何而来?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天地就像世间万物的旅社,光阴之中人世百代不过是过客。人在天地间多么渺小,人生又是多么短暂,想到此处,教人如何不悲?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浮生若梦”用的是庄周梦蝶的典故,人生就好像梦一般,纷纭变化,不可究诘。人世的无常,未来的不定,怎不叫人悲伤呢?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以乐遣悲的思想感情变化

1、文中既写到了乐,又写到了悲,乐与悲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

让我们先把这个问题放一边,看《将进酒》一文。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进酒》中写“”的文字有:“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的人生短暂之悲,“古来圣贤皆寂寞”且与陈王曹植相似的怀才不遇之悲,“与尔同销万古愁”是写出了悲之深重。

在面对人生之悲时,李白的选择是喝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李白在面对人生的悲苦时,他选择了以快乐之事来排遣悲苦。

我们将《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与《将进酒》进行比照。文章抬头就写“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与《将进酒》中抬头就写“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都在抒发人生短暂之悲慨,而《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写到了各种乐事又与《将进酒》中写到的把酒言欢是相似的。可见《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亦是以快乐排遣悲伤。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以乐遣悲的思想感情变化

2、那么李白为什么会感到如此悲伤呢?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在写作此文时,李白已是33岁,已到了而立之年。这时离他被玄宗征召入京还有9年。在这之前李白都经历了什么呢?15岁从事干谒活动,18岁开始游历,30岁多次谒见安陆的裴长史却遭人谗谤不为所见,又谒见其他王公大臣均无结果,31岁在长安穷困潦倒,33岁筑石屋于安陆,开山田,整日耕种读书。

努力了十多年的李白在本应飞黄腾达的年纪碌碌无为,经历过这样多的磨难却依旧不知自己的未来在何处。这样的处境叫他如何不悲呢?

3、李白在面对人生的悲伤之时会以乐遣悲,而文中出现的“秉烛夜游”又有及时行乐的意思。

首先“秉烛夜游”源自于《古诗十九首》中“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一句。从这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出,白天如此短暂,黑夜如此漫长的情况下,我们为什么不点着蜡烛去游历呢?引申开来,人生快乐之事很少,悲苦之事很多,我们为什么不点亮自己的心灵之烛去照亮黑暗呢?

李白的人生不可谓之顺利,即使曾被玄宗召入宫中,他也不过是个御用文人罢了。他曾想“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可玄宗只让他写写“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诗句。而李白的狂傲又让他没什么朋友,毕竟我们所歌颂的李杜之谊从诗作上看来更像是杜甫的一厢情愿。但即使再不如意,李白也从未消沉,他懂得排遣忧愁,因为他还有诗与酒。

哪怕是借诗酒排遣,李白也能做到这样的不可复制:“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以乐遣悲的思想感情变化

三、总结

时越千年,我们所身处的世界并不是阳光遍地鲜花怒放,我们的人生之路上也许会遍布坎坷与荆棘。穷尽一生,我们也许会发现理想依旧只是那颗夜空中最闪亮的星;蓦然回首,我们也许会发现曾经的挚友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但让我们成为李白,即便万物倏忽即逝,却带不走你的豪气与风骨。让我们“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