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炀帝行宫原文
经炀帝行宫
刘沧
此地曾经翠辇过,浮云流水竟如何?
香销南国美人尽,怨入东风芳草多。
残柳宫前空露叶,夕阳川上浩烟波。
行人遥起广陵思,古渡月明闻棹歌。
经炀帝行宫赏析
这是一首对王朝更迭抱有深沉黍离之悲的诗篇。此诗写的虽然也是王朝的覆灭,但诗人不仅毫无沉痛之感,反而极尽嘲讽之能事,并从而激发了读者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之感——杨广和隋朝的灭亡完全是咎由自取。江山易主,江景依旧——烟波浩渺,古渡月明,渔歌嘹亮;王朝短暂,时空久远,天地幽幽。
看到炀帝这处残破的行宫,不由得想到隋朝的灭亡速度,比极易消逝的“浮云流水”还要快,而这正是他坏事做尽、穷奢极欲的必然后果。要想知道“南国”为何美人绝迹、香销人尽,你去看看那满地的芳草就知道了。因为这些在“东风”的吹拂下,生长出的萋萋芳草,正是被杨广作践了的那许多“美人”的冤魂变成的。诗对无辜牺牲者寄予多么深沉的同情,对荒淫无度的隋炀帝又进行了多么淋漓尽致的嘲讽!诗的高度思想艺术性又全都寓于特定的景物之中,自然蕴藉,令人回味无穷。
昔尝耳闻其事,今日身经其地,以其所见,证其所闻,早已一无所有。于是眼看“浮云流水”,心想隋帝行宫,言更无美人,徒余芳草,亦用三承一、四承二法也。[“美人尽”,写出“香销南国”四字,使人作数日想。“芳草多”,写出“怨入东风”四字,又使人作数日想。盖此八字,止是一个缘故,然是两样文字也。]
前解,写炀帝行宫。此解,写“经”也。言近攀则有残柳,远望则见夕阳,昔年广陵胜游,并已杳无踪影,然而行人犹得依稀如或见之者:“古渡月明”,两岸棹歌,哀怨之音,飒飒盈耳。此固宛然阿摩当日凄然下泪时风景也。
经炀帝行宫作者简介
刘沧
刘沧(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蕴灵,汶阳(今山东宁阳)人。生卒年均不详,比杜牧、许浑年辈略晚,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体貌魁梧,尚气节,善饮酒,好谈古今,令人终日倾听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刘沧与李频同榜登进士第。调华原尉,迁龙门令。沧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刘沧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进士。据 《唐才子传》,刘沧屡举进士不第,得第时已白发苍苍。刘沧所作的《秋日过昭陵》结联云:“那堪独立斜阳里,碧落秋光烟树残。”在他之前,唐人把唐太宗的陵墓写得这样凄凉的不多。胡震亨云:“刘沧诗长于怀古,悲而不壮,语带秋意,衰世之音也欤?”(《唐音癸签》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