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赏析-唐代关于人生感慨的古诗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2 02:55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原文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岂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赏析-唐代关于人生感慨的古诗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赏析

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正月,凤翔法门寺塔内发现有佛骨。为求长生不老,宪宗命宦官将佛骨迎入宫中供奉,大兴佞佛之风。为刹住此种邪风,韩愈上《论佛骨表》,触怒宪宗,几乎被定为死罪。后被人搭救,才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在离京往潮州途经蓝田关时,其侄孙韩湘前来送行,韩愈写了这首诗吩咐后事。

忠而获罪,几乎丧命,无咎被贬,千古奇冤。诗人于悲愤之中奋笔所写此诗中的“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一联,既寓迁谪之感,又有恋阙之意。即景抒情,形象鲜明,意境深远,为历代传诵不已。

一、二不对也,然为“朝”字与“夕”字对,“奏”字与“贬”字对,“一封”“九重”字与“八千”字对,“天”字与潮州“路”字对,于是诵之,遂觉极其激昂。谁谓先生起衰之功,止在散行文字!○才奏,便贬;才贬,便行,急承三、四一联,老臣之诚悃,大臣之半裁,千载如今日。

五、六,非写秦岭云、蓝关雪也,一句回顾,一句前瞻,恰好逼出“瘴江边”三字。盖君子诚幸而死得其所,即刻刻是死所,收骨江边,正复快语。安有谏迎佛骨韩文公,肯作“家何在”妇人之声哉![唐人加意作五、六,总为眼光在七、八耳。千遍吟此,便知《列仙传》胡说,可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赏析-唐代关于人生感慨的古诗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作者简介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孟州市西)人。昌黎是韩氏的郡望。幼以孤子刻苦力学。德宗贞元进士。任监察御史时,因上书言事,贬阳山令。顺宗即位,以大赦移江陵府。宪宗元和十四年,任刑部侍郎时,因上表谏迎佛骨,中有“自佛法入中国,帝王事之寿不能长”语,大触宪宗之怒,欲加极刑。经裴度、崔群奏请宽减,中云:“然非内怀忠恳,不避黜责,岂能至此。”乃贬潮州刺史,后复召回。

穆宗时,镇州(今河北正定)乱起,杀其帅田弘正而立王廷凑,他奉命冒危宣抚,以严词正言面斥乱军。回朝后,以吏部侍郎卒。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行者。他的一生,行事也颇特异,两受贬斥而倔强如故,己虽厚禄犹关心孤寒,对冥顽不灵的鳄鱼却欲以一纸祭文驱之,力排佛法却爱与僧人交游。他的诗文,也每每表现出特异的个性。

天宝之后,李、杜已殁,这时候,韩愈以“奇崛险怪”的风格,开山辟土,自成一径,一反大历、贞元柔靡浮荡之风。那些古风,也果然给人以气魄雄浑,意境奥衍的感觉。然而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故作奇语,刻意求工之弊,诗的美感、语言的和谐这些特点也消失了。有些诗,不但是散文化,而且是辞赋化了。难怪沈括要说:“韩退之诗,乃押韵之文耳,虽健美富赡,而格不近诗。”(见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

倒是他的近体诗写得亲切自然,很有感染力,如《赠贾岛》、《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可惜没有选入。

更多韩愈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