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有感二首 乙卯年有感丙辰年诗成》赏析-唐代关于政治诗的古诗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2 01:58

有感二首 乙卯年有感丙辰年诗成原文

有感二首 乙卯年有感,丙辰年诗成

李商隐

九服归元化,三灵叶睿图。

如何本初辈,自取屈氂诛?

有甚当车泣,因劳下殿趋。

何成奏云物?直是灭萑苻。

证逮符书密,辞连性命俱。

竟缘尊汉相,不早辨胡雏。

鬼箓分朝部,军烽照上都。

敢云堪恸哭,未必怨洪炉!

其二

丹陛犹敷奏,彤庭欻战争。

临危对卢植,始悔用庞萌。

御仗收前队,兵徒剧背城。

苍黄五色棒,掩遏一阳生。

古有清君侧,今非乏老成。

素心虽未易,此举太无名。

谁暝衔冤目,宁吞欲绝声?

近闻开寿宴,不废用咸英。

李商隐《有感二首 乙卯年有感丙辰年诗成》赏析-唐代关于政治诗的古诗

有感二首 乙卯年有感丙辰年诗成赏析

大和九年(835)十一月,文宗与宰相李训、凤翔节度使郑注等密谋诛宦官,伪称“金吾仗院石榴开,夜有甘露”,谋诱宦官往视而伏杀之。事未成,李训、郑注、王涯等皆为宦者捕杀,族灭十一家,诛死数千人,史称“甘露之变”。此变若就李训之才疏谋浅,郑注之人品、动机,以及总体之谋划、策略而言,甚未足谓,然就其反对宦官言,乃有其可嘉之处。似此具“两面性”之事件,极难予确当之评论。李商隐以其深邃之思想,冷峻之史笔,于事变后仅数月,即成此《有感二首》,实为难得。

“素心虽未易,此举太无名”,为商隐对乙卯诛宦及李训个人之总评价。言其诛灭宦官,本心实忠于朝廷,然而仓促行事,近于胡来。条分之,则商隐于“甘露之变”约有以下深刻而不易之见解。其一,指出李训等诛杀宦官之行动,时机并不成熟。“九服归元化,三灵叶睿图”,言其时朝野尚为平静,君主亦英明有所为。言外宦官篡弑废立之事未见征候,诛杀之,实操之过急。其二,指出未能倚重老成大臣,事起仓促,筹划未周。“古有清君侧,今非乏老成”。既肯定诛杀宦者之正义性,又指出老成持重之大臣如令狐楚等皆未与其事,宰相王涯等至被杀而不知其情。如此朝廷大策,本应从长计议,周密谋划,乃于“丹陛敷奏”之时而“欻发战争”,结果只能是“苍黄五色棒,掩遏一阳生”了。其三,伪称“石榴开花,夜降甘露”,亦如同儿戏,老奸巨猾之仇士良、鱼弘志又岂能哄赚?“何为奏云物,直是灭萑苻”!结果是如刘屈氂之自取诛灭,而文宗则“下殿趋”走,株连数千人登上“鬼箓”。其四,指出败事虽由李训、郑注,然事起于文宗;文宗优柔寡断,急于成事,又不能知人善任。“竟缘尊汉相,不早辨胡雏”。直至败事之后才“临危对卢植,始悔用庞萌”。

《有感二首》立论精严,评论精当,可谓形象之史评。即于李于郑,亦严加区分。李训只是才疏无谋,空谈误国,原其本心,则在诛宦。而郑注则是阴险小人,谗事文宗,企图借诛灭宦官而操纵朝廷,包揽大权。故于《有感二首》外,又在《行次西郊作一百韵》中予以讽刺揭露。

一般言之,一起重大事件,于发生之时或之后未久,极难做出确评。不仅因许多当事者尚健在,难免以甲就乙,言不由衷,更因人们于事件之认识有逐步深化之过程,且事件本身亦须经历史之淘洗,始能刷其表象,显露其本质真实。商隐能于数月后确切精当地评价“甘露之变”,其把握现实及深刻之判断力,当以深邃之思想家、冷峻之史学家目之。

李商隐一介书生,于宦竖横行杀戮之时,以其诗心铁胆,不顾个人安危而发此震聩之声,实皆植根于维护朝廷,忧国忧民之爱国思想。李商隐应是晚唐一位热烈而清醒的爱国者。

李商隐《有感二首 乙卯年有感丙辰年诗成》赏析-唐代关于政治诗的古诗

有感二首 乙卯年有感丙辰年诗成作者简介

李商隐

字义山,怀州河内人。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开成二年,高锴知贡举,令狐绹雅善锴,奖誉甚力,擢进士第。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词。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体”。集四十卷。○《纪事》云:义山少游,投宿逆旅,主人会客,召与坐,不知其义山也。酒酣,席客赋《木兰花》诗,义山后就曰:“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原是此花身。”坐客大惊,询之乃义山也。○《谈苑》云:李义山为文,多简阅书册,右左鳞次,号“獭祭鱼”。

更多李商隐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