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王褒传》原文翻译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14 23:10

《汉书·王褒传》作品原文

《王褒传》

王褒字子渊,蜀人也,宣帝时修武帝故事,讲论六艺群书,博尽奇异之好,征能为《楚辞》九江被公,召见诵读,益召高材刘向、张于侨、华龙、柳装等待诏金马门。神爵、五凤之间,天下殷富,数有嘉应。上颇作歌诗,欲兴协律之事,丞相魏相奏言知音善鼓雅琴者渤海赵定、梁国龚德,皆召见侍召。于是益州刺史王襄欲宣风化于众庶,闻王褒有俊材,请与相见,使褒作《中和》《乐职》《宣布诗》,选好事者令依《鹿鸣》之声习而歌之,时汜乡候何武为僮子,选在歌中,久之,武等学长安,歌太学下,转而上闻.宣帝召见武等观之,皆赐帛,谓曰:“此盛德之事,吾何足以当之!”褒既为刺史作颂,又作其传,益州刺史因奏褒有轶材,上乃征褒,既至,诏褒为圣主得贤臣颂其意。褒对曰:“夫荷旃被毳者,难与道纯绵之丽密;羹藜含糗者,不足与论太牢之滋味。今臣辟在西蜀生于穷巷之中长于蓬茨之下无有游观广览之知顾有至愚极陋之累不足以塞厚望应明指虽然,敢不略陈愚而抒情素!夫贤者,国家之器用也。所任贤,则趋舍省而功施普;器用利,则用力少而就效众,故工人之用钝器也,劳筋苦骨,终日矻矻……”其后太子体不安,苦忽忽善忘,不乐。诏使褒等皆之太子宫虞侍太子,朝夕诵读奇文及所自造作。疾平复,乃归。太子喜褒所为《甘泉》及《洞箫颂》,令后宫贵人左右管诵读之。后方士言益州有金马碧鸡之宝,可祭祀致也,宣帝使褒往祀焉。褒于道病死,上闵惜之。

(节选自《汉书·王褒传》)

《汉书·王褒传》原文翻译

《汉书·王褒传》作品译文

王褒字子渊,是蜀地人。宣帝时编撰武帝时的旧事,讲习研讨《诗》《书》《礼》《乐》《易》《春秋》等书,广泛而详尽地搜罗奇异的玩好,征召精通《楚辞》的九江郡人被公,(宣帝)召见他,让他诵读《楚辞》,又征召才能出众的刘向、张子侨、华龙、柳褒等人待诏金马门。神爵、五凤年间,天下殷实富足,多次出现吉祥的征兆。宣帝喜欢作诗唱歌,准备兴办校正音乐律吕而使之和谐的事业,丞相魏相奏举懂得音乐善于弹奏雅琴的渤海郡人赵定、梁国人龚德,宣帝都召见他们,让他们待诏。在这时益州刺史王襄想在百姓当中宣扬风俗教化,听说王褒有贤才,请来王褒相见,让王褒作《中和》《乐职》《宣布诗》,挑选热心做事的人依照《鹿鸣》的乐曲歌唱。当时氾乡侯何武还是未成年的男子,被选上参加歌唱。过了很久,何武等人到长安学习声乐,在太学唱歌,事情传到皇帝那里。宣帝召见何武等人,都赏赐了丝帛,对他们说:“这是兴隆德教的事,我怎么能够阻挡你们!”王褒给益州刺史王襄写作颂歌以后,又为他写作传记,王襄于是上书给宣帝,说王褒才智出众。宣帝就征召王褒。王褒到达京城后,宣帝下诏让王褒以圣明的君主得到贤臣为内容写作颂歌。王褒应对说:“肩扛羊毛毡身披鸟兽细毛的人,很难跟他说丝绵的华丽细密;食用粗劣饭菜的人,不值得和他谈牛、羊、猪三牲全备的太牢的滋味。如今我在西蜀僻居,在贫穷的街巷之中出生,在芦苇、苇草为盖的房屋之下成长,没有游观广览的知识,反有极其愚昧浅陋的拖累,不能够满足殷切的厚望,应答圣明的意旨。虽然如此,怎敢不概略陈述愚见,抒发衷情!贤能是指国家中有才可用的人。所任用的人贤能,就会善于取舍而功效普遍;用具便利,就会用力少而成效多。所以,工人使用钝器,就劳筋苦骨,终日勤奋不懈……”在这之后,太子身体不好,恍恍惚惚,很健忘,不愉快。宣帝下诏让王褒等人都去太子宫服侍太子,想办法让他高兴,王褒等人早晚诵读奇文及自己写的得意之作。太子的病痊愈了,王褒等人才离开。太子喜欢王褒写的《甘泉》和《洞箫颂》,让后宫贵人和左右侍从都诵读这两篇作品。后来方士说益州有金马碧鸡等宝物,可以祭祀招来它们,宣帝派王褒去益州祭祀求取这些宝物。王褒在赴益州的路上生病死去,皇上很怜惜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