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度》原文赏析-民歌散文诗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14 11:07

《采桑度》其一原文赏析

其一

春月采桑时,林下与欢俱。

养蚕不满百,那得罗绣襦?

【赏析】

《采桑度》又作《采桑》,是《三洲歌》的变曲,大多是关于采桑劳动的歌咏,格调活泼、健康。这首歌,写一个女子采桑时和爱人相会,虽然沉浸在爱情的幸福中,但还是勉励着不要耽误工作,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恋爱观。

“一年之计在于春”。采桑是经冬后较早的农事。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布谷啼啼,归燕喃喃,春的气息召唤着农家少女们相伴前去采桑。歌的第一句“春月采桑时”交待了采桑的季节。又是第二句的背景。 “林下与欢俱”,是写在一片宽广的桑树林中,前来采桑的女子与自己所钟爱的男子相聚在桑荫下。这里虽然没有交代男子的身份,但从他们相聚于桑林之下来看,这位男子大概也是一位劳动者。也许,正是在这桑林下,在他们的共同劳动中,他们才萌发了爱慕之情。

春天是劳动的季节,也是恋爱的季节。在古人看来, “春,女感阳气而思男”。少女沐浴在骀荡春光中,更渴望爱的抚慰。尽管如此,但她并不愿因贪恋爱情的欢悦而耽误农事, “养蚕不满百,那得罗绣襦”两句,正表达了女子的这种心情。 “不满百”,指养蚕数量之少。 “罗绣襦”,指绣花的丝绸短袄。这两句是说,现在不抓紧时间养蚕织丝,等到天冷的时候,哪里来的罗绣短袄呢?这两句似以农家拉家常的口吻平直道来,但其中却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劳动是幸福生活的保障。语虽质朴浅近,但表现了劳动女子的朴素的幸福观、恋爱观。

桑蚕业在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以采桑为题材的诗歌很多,最早的见载于《诗经》。如《十亩之间》云:“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这首《采桑度》把爱情与劳动结合起来写,是一首富有劳动气息和生活情调的情歌。它格调清新明快,音韵和美,堪称南朝民歌中的佳作。

《采桑度》原文赏析-民歌散文诗

《采桑度》其二原文赏析

其二

采桑盛阳月,绿叶何翩翩。

攀条上树表,牵坏紫罗裙。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农家女子采桑的歌。

阳春三月,桑林一片蓊蓊郁郁,晴光普照,绿叶葱茏。一阵微风吹过,绿叶丛中翻起一片涟漪。 “翩翩”,形容摇曳摆动的样子。 “何翩翩”表面上是写桑叶,实际上则是暗喻劳动少女的绰约风采。少女在这里虽然还没有出现,可她那轻盈袅娜的身姿已可想象得出。用桑林绿叶映衬出的少女之美,是一种朴素的美,是“清水出芙蓉”似的美,与“画眉注口”者截然不同。

若把前两句看作是田园风光的写生,则画上的景色虽然秀美,却嫌得过于单调空旷。第三、四两句加入了动态的人物,刹那间使整个画面活泼起来,平添了几分生气,几分意趣。“条”,指树枝; “树表”,指树梢、树颠。一位少女也许是要和同伴比赛,只见她矫捷地攀上树梢去采摘桑叶,可是一不小心,却被树枝挂破了自己心爱的罗裙。诗歌写到这里便嘎然而止,但留给人们的是丰富的想象余地。我们似乎可以看见那位少女在罗裙被挂破的刹那间既惊又恼的神态。这种神态引起了同伴们的一片嘻笑声。这笑声回荡在田野,也回荡在读者心里。

这首歌于前两句写景,于后两句写人物的动作,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采桑女子劳动时的轻松、愉快的心情,表现出她们在劳动时的活泼矫健的身手。

这首民歌,把采桑女子作为主人公,描绘出她们的劳动之趣,既不同于那些男欢女爱之词,也不同于那些风花雪月之作,它一洗南朝民歌中的绮罗香泽之气,显得淳朴、清新、自然,在南朝民歌中闪烁出独特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