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原文赏析-民歌散文诗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14 10:08

《月亮》作品原文

《月亮》

大月亮,小月亮,哥哥起来做木匠,嫂嫂起来打鞋底,婆婆起来春糯米,糯米春得香又香,打锣打鼓嫁姑娘。

田兵等编《布依族文学史》

《月亮》原文赏析-民歌散文诗

《月亮》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歌唱家庭劳动生活的儿歌。

它展开了一幅劳动家庭繁忙兴旺的生活景象。月亮升起在天空,大地上的万物沐浴在如银似水的月色当中,这个家庭的成员都纷纷起床了,他们各自就着月光干自己的营生:“哥哥起来做木匠,嫂嫂起来打鞋底,婆婆起来舂糯米。”其句式、结构均相同,齐轧轧清脆有声,诉诸我们的是一个雷厉风行、繁忙有序的劳动场面。不但有不同的劳作,而且还仿佛能听到不同劳作的音响,干木匠活的哥哥拉起锯来“沙拉沙拉”,打鞋底的嫂子抽得麻线“嗖嗖”的响,婆婆舂着糯米,发出“咯咯”的捣杵声。月是静的,人是动的,构成了月下劳作的奇妙的家庭生活氛围。除现实的景象外,儿歌还展开了想象中的喜庆吉日:“糯米舂得香又香,打锣打鼓嫁姑娘。”由舂糯米散发的香气,引起了婆婆(或者抒情小主人公)的联想:嫁姑娘的日子快要到了,那打锣打鼓的场面多么火红,现在是该早做准备了哇。

在我国的传统诗歌中,月亮是最常见的意象。但儿童心里的月亮却不同于文人学子、思妇征夫诗歌里的月亮,一般说来,它不可能引发什么家国之思、离情别绪,它之所以被歌唱,因为它是那样神奇,容易亲近,因此,儿歌中的月亮总显得稚气、单纯、甜美。譬如, “月亮巴巴,照见他他,他家兔子,吃我豆子”,无意于创造什么境界,却有一种简朴、纯真流露出来。这首《月亮》也大抵如此。开头的“大月亮,小月亮”仿佛脱口而出,但在这稚拙自然的歌唱中,它就把一个童话般的月夜劳作图提供给了我们。实际上,起五更睡半夜的农家是极其艰辛的,可稚气的抒情主人公看到的月光却把这艰辛遮掩了,生活被涂上了一层迷离美好的色调。成年人之所以也喜欢这首诗,一方面在于它确实也传达了劳动者的希望,另一方面更在于它诗化了劳动,使人在与现实的间离中能够获得美的享受,因而可以振奋起精神,以获取把握明天的力量。

更多民歌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