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孝廉谣》作品原文
《真假孝廉谣》
假孝廉,做官员;真孝廉,出口钱。
假孝廉,居高轩;真孝廉,守茅檐。
假孝廉,富田园;真孝廉,执锄镰。
真为玉,假为瓦;瓦为厦,玉抛野。
不宜真,只宜假!
明·冯梦龙辑《醒世恒言》卷2
《真假孝廉谣》作品赏析
本篇以真假孝廉的不同待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好坏颠倒、是非不分、真假不辨的腐朽本质。
孝廉,原是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与贤良同由各郡国在所属吏民中荐举。举孝廉者往往被任为“郎”,在东汉尤为求仕进者必由之路。明清时又称举人为孝廉。本来应是真孝廉,做官员,可是由于封建统治腐败,抛弃以真才实学和封建伦理道德为选拔人材的标准,变成“假孝廉,做官员”; “真孝廉,出口钱”。出口钱,即充当平民百姓缴纳租税。由于假孝廉被选拔为官吏,真孝廉反而只能当平民百姓,这就必然造成在居房、田产等待遇上的悬殊。假孝廉住华丽的高楼大厦,真孝廉反而只能住茅草棚;假孝廉享有田地山林等财富,真孝廉却只能拿起镰刀、锄头从事体力劳动。虽然从本质上看,真孝廉如玉一样稀罕、高贵,而假孝廉则为瓦一样平庸、卑贱,但是在那个好坏颠倒、真假混淆的黑暗社会,却重用假孝廉,贬低真孝廉,就如同用平庸、卑贱的瓦来盖高楼大厦,而稀罕、高贵的玉却被当作垃圾抛弃在荒野。因此作品最后从这个社会现实得出结论: “不宜真,只宜假。”真,是美的生命,人的灵魂,人们宁可爱有缺点的真人,而绝不会爱虚假的完人。然而,污浊、丑恶的社会现实却迫使人们要假不要真,这个结论该是多么出人意料、发人深省而又令人痛心疾首啊!
在艺术上,它以地位、房屋、田产、瓦玉作鲜明的对比,以真假颠倒贯串全篇。通篇三字一句,如波涛滚滚的浪花,看似前后重叠,实则后浪推前浪,层层递进。在冷静的叙述中,寄寓着深刻的揭露和尖锐的讽刺,既富有高度的思想性,又具有生动有趣的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