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以连横说秦王(秦策一)》原文翻译鉴赏-先秦文言文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14 02:05

《苏秦以连横说秦王(秦策一)》原文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崤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

【注释】

①苏秦:字季子,东周洛阳人(今河南洛阳东),战国著名的纵横家。早年从鬼谷先生学习。西游说秦惠王不受,后发愤攻读。先后游赵、燕、韩、魏、齐、楚诸国,倡导合纵,赵封他为武安君,并相六国,为从约之长。后因替燕国入齐施反间计而被齐王车裂。连横,战国纵横家的外交策略之一,即六国各自与秦国交好,服从秦国,离散合纵。秦地偏西,六国居东,东西相连故称连横,也称合横、连衡。说秦惠王,说服秦惠王。说(shui 税),以言劝人。秦惠王,名驷,秦国国君。 ②巴:巴郡,今川东地带。蜀:蜀郡,今川西地带。汉中:汉中郡,今陕西秦岭以南一带。三郡秦时并属益州。 ③胡貉代马:胡地所产的貉皮,代地所产的好马。胡:古时北方匈奴族地区。貉(he 河),一种野兽,皮可制裘。代:地名,今山西北部代县一带,古属幽州。 ④巫山黔中之限:巫山黔中的险阻。巫山:今四川巫山县以东,古属夔州。黔中:今湖南西北和贵州东南一部分地区,古属楚。限:险阻。(5 ⑤崤函:崤山和函谷关,今在河南省境内,古为秦国要塞。 ⑥殷富:非常富裕。殷,盛。 ⑦奋击:指能奋勇作战的将士。 ⑧饶多:富足。 ⑨地势形便:地势地形,便于攻守。 ⑩天府:天生的物产丰富的地方。府:收藏文书或财物的处所。 ( 1 1 )雄国:强而有力的国家。 ( 1 2 )少留意:稍微留心一些。少:稍微。这样说语气较舒缓,即清对方注意。 ( 1 3 )奏其效:替称帝做出功效。奏:进献。

【译文】

苏秦当初用连横的策略去劝告秦惠王说:“您的国家,西边有巴蜀汉中的物产利益,北边有胡貉代马可供使用,南边有巫山黔中的天然险阻,东边有崤山函关的坚固要塞。土地肥沃,人民富裕,拥兵车万辆,有奋勇善战的将士百万。千里原野,蓄积富饶,地理形势便于攻守,这正是所称的“天府”,是天下强而有力的大国。凭着您的贤明,百姓的众多,车马的运用,兵法的教练,是可以并吞诸侯。占领天下,号称皇帝而统治中国的。希望您稍微留心一些,请允许臣为此而效力。

《苏秦以连横说秦王(秦策一)》原文翻译鉴赏-先秦文言文

《苏秦以连横说秦王(秦策一)》原文

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

【注释】

①寡人:古代君王自称。 ②文章:指国家的政策法令。 ③诛罚:惩罚。 ④政教:政治教化。 ⑤俨然:严肃认真的样子。庭教:在庭中赐教。 ⑥异日:改日。

【译文】

秦王说:“我听说过,羽毛长得不丰满的,不能够高飞;法令定得不完整的,不能够去惩罚;道德修养不深厚的,不能够驱使百姓;政治教化不顺利的,不能够烦劳臣下。如今您郑重其事地不远千里而来,要在庭中教导我,我希望改个日子。”

《苏秦以连横说秦王(秦策一)》原文翻译鉴赏-先秦文言文

《苏秦以连横说秦王(秦策一)》原文

苏秦曰:“臣固疑大王之不能用也①。昔者神农伐补遂②,黄帝伐涿鹿而禽蚩尤③,尧伐鹱兜④,舜伐三苗⑤,禹伐共工⑥,汤伐有夏⑦,文王伐崇⑧,武王伐纣,齐桓任战而霸天下。由此观之,恶有不战者乎⑨?古者使车毂击驰,言语相结(10),天下为一,约从连横(11),兵革不藏,文士并饬(12),诸侯乱惑,万端俱起,不可胜理(13)。科条既备(14),民多伪态,书策稠浊(15),百姓不足,上下相愁,民无所聊,明言章理(16),兵甲愈起。辩言伟服,战攻不息。繁称文辞,天下不治,舌敝耳聋(17),不见成功,行义约信,天下不亲。于是乃废文任武,厚养死士;缀甲厉兵(18),效胜于战场。夫徒处而致利(19),安坐而广地;虽古五帝三王五霸(20),明主贤君,常欲坐而致之,其势不能,故以战续之。宽则两军相攻,迫则杖戟相撞,然后可建大功。是故兵胜于外,义强于内,威立于上,民服于下。今欲并天下,凌万乘,诎敌国(21),制海内,子元元(22),臣诸侯(23),非兵不可。今之嗣主,忽于至道(24),皆昏于教(25),乱于治,迷于言,惑于语,沉于辩,溺于辞(26),以此论之,王固不能行也。

【注释】

①固:本来。 ②神农:传说中的古帝。补遂:部落名。 ③黄帝:古代帝名,即轩辕皇帝,建国在有熊,又称熊氏。涿鹿:山名,今河北省涿鹿县西南。蚩尤:九黎部落的酋长,其施行无道。黄帝与他大战于涿鹿,擒而杀之。 ④尧:古帝名,姓姬,名放勋,封在陶和唐两地,又称陶唐氏,后称帝,国号唐,传位于舜。驩(huan 欢)兜,人名,尧的臣子,又名浑沌,因作乱而被尧放逐。 ⑤舜:古帝名,姓姚,名重华,受尧禅让,国号虞,传位于禹。三苗,古时的三种苗族统称,今在湖南省溪洞一带。 ⑥禹:古帝名,舜臣,治水有功,受舜禅让,国号夏。共工,舜时管水的官,因治水无功,又极横暴,后为禹放逐。 ⑦汤:商汤,商代开国君主。夏:夏桀,夏代君主,以暴虐著名。有:名词词头。 ⑧文王:周文王姬昌。崇:指崇侯虎,人名,助商纣王为虐,被文王诛灭。 ⑨恶有:哪有,怎么有。恶(wu 音乌),疑问代词。 ⑩言语相结,指策士们以言语劝说各国君王而相互结盟。 (11)约从:邀约从北到南的六国联合抗秦,即合纵。 (12)饬(chi 音斥):整顿,这里指有所作为。一说通“饰”(shi 音士)。指文士巧饰言语以说诸侯。 (13)胜理:料理不完。胜(sheng 音生),尽。 (14)科条:章程,法规等。 (15)书策:指国家的文献法规。稠,繁多。浊,驳杂不纯。 (16)明言章理:指说清道理,使言语明,使道理显。章,通“彰”,明显。 (17)敝(bi 闭):破。 (18)缀甲厉兵:缝制甲衣,磨砺兵器,指准备打仗。缀(zhui 坠),缝。厉,通“砺”,磨。兵:兵器。 (19)徒处:白白地住着。 (20)五帝:一般指太昊、神农、黄帝、少昊和颛臾。三王,指夏禹、商汤和周武王,即夏、商、周三代的开国君主。五霸,指春秋时的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和楚庄王。 (21)诎敌国:使敌国屈服。诎(qu 音屈),屈服。(22)子元元:以百姓为子女。子,名词的意动用法。元元,黎民百姓。 (23)臣诸侯:使诸侯为臣。 (24)忽于至道:忽略了最重要的道理。至道,指用兵之道。 (25)昏于教:在教化上昏暗不明。 (26)溺于辞:沉迷于巧辩之言辞中而不悟。

【译文】

苏秦说:“我本来就疑心您不能采用我的计策。从前神农讨伐遂补,黄帝在涿鹿擒获蚩尤,尧帝讨伐罐兜,舜帝攻打三苗,禹王讨伐共工,商汤讨伐夏桀,周文王诛崇侯虎,周武王灭商纣,齐桓公凭借战争而称霸天下。由以上事例看,哪有不靠打仗的呢?古时,各国使臣来往频繁,车轴交错碰撞,彼此用语言结为好友,天下串成了一个整体。缔约南北各国,连结东西诸侯,大家都靠武力保卫自己,未曾废兵不用。如今文人学士都受到国家任用,诸侯听了他们的游说迷惑不解;各种事端都一起涌来,使人料理不完;各种章法条款已经订出,百姓被迫装着守法的样子;公文奏章繁多杂乱,人们心中空虚而不充实;主上和臣民都忧愁不安,百姓们感到没有依靠;话说得越清楚,理讲得越明晰,而打仗的事就越是兴起得快;口里讲着巧辩的话,身上穿着儒家礼服,而战争的事决不会停息;纷繁的名目,美丽的文辞,天下照样无法治好;舌头说烂了,耳朵听腻了,还是不见事情办成。做正义的事,守信用之言,天下的人反而不相互亲近。在这时,只好就不用文人了,而任用武将,对肯出死力的人以优厚的给养,缝制甲衣,磨好武器,以便在战场上为胜利而效力。空闲无为而得到利益,安稳坐着而扩大地盘,即使是古代的五帝、三王和五霸这样的贤明君主,想要这样坐而得胜,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必须以战争接续下去。在宽阔地带,两军交相攻打,在逼近的时候,敌我杖戟相碰,只有实战,然后才可以建立大功。所以,军士在对外战争中取得胜利,国内的正义之气就更加强盛,在上面,君王的成望已树立,在下面,百姓心悦诚服。如今想要并吞天下,侵凌天子,使敌国屈服,控制海内各地,抚育黎民百姓,使诸侯为臣下,非依靠兵力不可。现在继承王位的君主们,忽略了这个最重要的道理,在教化方面昏聩,在治国方面混乱,对言语迷惑不解,沉溺于诡辩的巧辞之中而不悟。从这种情形来讲,您本来就不能按我的策略行事了。”

《苏秦以连横说秦王(秦策一)》原文翻译鉴赏-先秦文言文

《苏秦以连横说秦王(秦策一)》原文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圆。羸縢履蹻,负书担囊,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然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注释】

①说:指所说的策略。 ②去:离开。 ③羸(lei 音雷):通累,缠裹。 縢(teng 腾):绑腿布。履:穿。 蹻(qiao 音橇):草鞋。 ④黧黑:又黄又黑之色。黧(li 音黎),黑而带黄。 ⑤纴:机缕,这里指织机。 ⑥喟然:描摩叹息的样子。 ⑦箧:箱子。 ⑧太公:姜子牙,名尚,周文王之臣,辅佐武王伐纣。阴符,兵法书名,后人托太公之名而著。 ⑨简:选择。揣摩:揣度捉摸。 ⑩期年:一周年。

【译文】

苏秦劝说秦惠王的奏章上呈了十多次,但计谋仍不被采用。当时,他的黑色貂皮衣服已破,百斤黄金已用完,生活物资也断绝了,只好离开秦国返家。他裹着绑腿布,穿着草鞋,背着书箱,挑着袋子,形体枯瘦,面目黑黄,带着惭愧的颜色。回到家中,妻子不下织机迎接,嫂子不做饭,父母也不肯同他交谈。苏秦长声叹息说:“妻不把我当丈夫,嫂不把我当小叔,父母亲不把我当儿子,这都是秦王的罪过啊!”于是连夜打开书箱,陈列数十只,从中寻到了姜太公的《阴符》,这部专讲用兵谋略的书。他便埋头诵读,选择精华而练习、研究。读书时想要睡觉,就拿锥尖刺自己的大腿,血直流到脚上。他说:“用现在所学的计谋去劝说国君,他们哪有不拿出自己的金玉绸缎,而使我取得公卿将相的崇高地位呢?”过了整整一年,研究有所成就,他说:“这样就真的可以去说服各国的君王了!”

《苏秦以连横说秦王(秦策一)》原文翻译鉴赏-先秦文言文

《苏秦以连横说秦王(秦策一)》原文

于是乃摩燕乌集阙,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说,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壁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于苏秦之策。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夫贤人任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当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转毂连骑,炫熿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伏轼撙衔,横历天下,庭说诸侯之主,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伉。

【注释】

①摩:接近。燕乌集:关名。阚(que 音雀):皇宫门前两边的楼,此处指关口。 ②赵王:赵肃侯。华屋,华丽的宫室。③抵掌而谈:鼓掌而交谈,形容谈得投机入神。 ④说:通“悦”,高兴。 ⑤千纯:一千束。纯(tun 音屯),量词,一捆。 ⑥万镒:一万镒。镒(yi 音益),量词,古代二十四两为一镒。 ⑦约从散横:南北六国结盟,离散东方各国与西方秦国的联合。 ⑧式:用。 ⑨廊庙:指朝庭。 ⑩炫熿:辉煌耀眼。 (11)从风而服:如顺风草伏,形容很自然地服从。 (12)且夫:表示进一步论述的虚词。 (13)掘门,挖墙为门,形容贫寒。 (14)桑户棬枢:用桑树做的门,用弯木做的门轴,形容门第低下。棬(quan 音圈):弯木。 (15)伏轼撙衔:俯靠车前横木,拉住马的缰绳,表示苏秦地位显贵,出入都乘车马。轼:车前的横木。撙(zun):节制,勒住。衔:马嘴的嚼铁。 (16)庭说:在朝庭上劝说。 (17)莫之伉:不能同他对抗。伉(kang 炕):通抗。

【译文】

就在这时,苏秦来到了燕乌集关,在高大华丽的宫室里拜谒并劝说了赵王,双方谈得很融洽,常常击掌称快。赵王非常高兴,封苏秦为武安君,授给他宰相用的官印,加上兵车一百乘,彩绣绸缎一千捆,洁白的玉璧一百对,黄金一万镒。将这些财物,装运在他的车后随行。赵王派他出使六国,缔结盟约,离散秦国与各国的邦交,以抑制强大秦国的扩张野心。因为苏秦在赵国做宰相,各国与秦国的关系断绝,去秦国的边关闭而不通。在这段时间里,天下如此之大,黎民如此之多,王侯如此有威望,谋臣如此有权势,而其间的风云变化,都要取决于苏秦的策略。苏秦之谋,没有费一斗粮草,没有劳一个兵卒,没有伤一名将士,没有断一根弓弦,没有损一只箭头,而能使诸侯相亲相助,胜过兄弟手足之情。这的确是贤人任职而天下服从,一人重用而天下安顺。所以说:用心于政治,不必用心于武力;用心于朝庭之内,不必用心于国境之外。当苏秦兴旺得意的时候,黄金万镒为他所用,出行时车水马龙,仪仗威风,炫耀于大道之上。崤山东边的各国诸侯,象草随风倒那样服从于他,也使赵国的威望极大地提高了。且说苏秦本人,只不过是小巷窄门、土墙陋室里的一个穷书生罢了,后来却乘车勒马,游历天下,在大庭之上说动各国君主的心,阻止了群臣众将的七嘴八舌,使得天下再没有人能与他抗衡了。

《苏秦以连横说秦王(秦策一)》原文翻译鉴赏-先秦文言文

《苏秦以连横说秦王(秦策一)》原文

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厚,盖可忽平哉?”

【注释】

①清宫除道:清扫房屋和道路。宫,先秦时民间居室也称宫,后为帝王专用,指皇宫。除:扫除。 ②张:布置。设:摆设。饮:酒宴。 ③郊迎:在城郊去迎接。 ④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不敢正视。 ⑤蛇行匍伏:象蛇一样伏在地上爬行。匍伏:即匍匐。 ⑥四拜:下拜四次表示重礼。 ⑦倨(ju 音剧):傲慢。 ⑧季:排行在后。或说季子为苏秦的字。金:泛指钱财。 ⑨嗟乎:叹息之声。⑩不子:意思是不把我当儿子。 ( 1 1 )富厚:指财产丰厚。 ( 1 2 )盖:通“盍”(he 音何):怎么,哪里。

【译文】

苏秦将要去游说楚王,路经洛阳时,他的父母知道了,就收拾房屋,打扫道路,安排吹打奏乐的人,摆设好宴席,到城外三十里远的地方去迎接。他的妻子斜着眼看他,侧着耳朵听他讲话。他的嫂嫂象蛇一样伏在地上爬行,拜了四次,自己跪下而认罪。苏秦说:“嫂嫂,你为什么先前那样傲慢,而现在又这么卑下呢?”嫂回答说:“因为你地位很高,而且又有许多钱财。”苏秦叹息道:“唉!人活在世界上,权势官位、财物金钱,怎么能够忽视呢?”

【集评】

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前幅写苏秦之困顿,后幅写苏秦之通显,正为后幅欲写其通显,故前幅先写其困顿。天道之倚伏如此,文章之抑扬亦如此。至其习俗人品,则世所共知,自不必多为之说。”

清·储欣《国策选》:“一部史记,纵横变化,由此而开。”又:“前后摹拟,能写人世所必至;中间论赞,开千古未有之笔。著书者真绝代奇才。”

清·张星徽《国策评林》:“摹写炎凉世态,与班史朱买臣传俱称妙绝。嗟乎,士大夫一日挂冠,便有许多不堪处,亦半激于俗情之轻薄,岂尽热中人之过与?苏秦妻嫂,尚有如许恶模样,彼外人又何责焉?”又:“苏秦得志处作几回唱叹,于失路困厄处亦形容得字字逼真。只缘要为穷秀才供出甘苦情状,则描画处自然是着精神,而起伏顿挫,才情横溢,令人几忘其为势利生活也。”

【总案】

本篇写苏秦在政治上从失败到成功的经过。全文可分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叙述了苏秦以连横的策略去劝说秦惠王而未被采用的情形。作者详尽地写了苏秦对秦国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政治、军事形势的全面分析,但那一套大而空的议论,缺乏简练和揣摩,不中要害,表现了他只不过是一个一般的说客,而缺乏战略家的洞察能力和深厚功底。第二部分记述了苏秦事业成功的原因和结果。其中突出了他失意之后所遭受到的屈辱。作者不惜笔墨描写了苏秦败不气馁,刻苦奋进,为达到“卿相富贵”的目标,百折不挠的品格,揭示了封建社会里一些有作为的知识分子的某些共性。作者对苏秦心理的描写,对其家人态度前后不同的刻画,都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封建人伦关系的实质,毫无掩示的被暴露出来。苏秦自己最后的感受:“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厚,盖可忽乎哉!”这画龙点睛之笔,对苏秦这类纵横家卑劣而渺小的人生观揭露得何等透彻。

照映和对比的表现手法,增强了本文的艺术感染力。如说秦王的内容多而杂,收效毫无;而说赵王的内容却只字未提,反而获得成功,可见作者用心良苦。又如苏秦失意时的狼狈相同后来成功后的得意状相比;其家人前倨后恭的对比,都非等闲之笔,含意实深。

《苏秦以连横说秦王(秦策一)》原文翻译鉴赏-先秦文言文

更多先秦散文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