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行》作品原文
《孝行》
凡为天下,治国家,必务本而后末。所谓本者,非耕耘种殖之谓,务其人也。务其人,非贫而富之,寡而众之,务其本也。务本莫贵于孝。人主孝,则名章荣,下服听,天下誉;人臣孝,则事君忠,处官廉,临难死;士民孝,则耕芸疾,守战固,不罢北。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而万事之纪也。
夫执一术而百善至,百邪去,天下从者,其惟孝也。故论人必先以所亲,而后及所疏;必先以所重,而后及所轻。今有人于此,行于亲重,而不简慢于轻疏,则是笃谨孝道。先王之所以治天下也。故爱其亲,不敢恶人;敬其亲,不敢慢人。爱敬尽于事亲,光耀加于百姓,究于四海,此天子之孝也。
曾子曰:“身者,父母之遗体也。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笃,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五行不遂,灾及乎亲,敢不敬乎?”
《商书》曰:“刑三百,罪莫重于不孝。”
曾子曰:“先王之所以治天下者五:贵德,贵贵,贵老,敬长,慈幼。此五者,先王之所以定天下也。所谓贵德,为其近于圣也;所谓贵贵,为其近于君也;所谓贵老,为其近于亲也;所谓敬长,为其近于兄也;所谓慈幼,为其近于弟也。”
曾子曰:“父母生之,子弗敢杀;父母置之,了弗敢废;父母全之,子弗敢阙,故舟而不游,道而不径。能全支体,以守宗庙,可谓孝矣。”
养有五道:修宫室,安床第,节饮食,养体之道也;树五色,施五采,列文章,养目之道也;正六律,和五声,杂八音,养耳之道也;熟五谷,烹六畜,和煎谰,养口之道也;和颜色,说言语,敬进退,养志之道也。此五者,代进而厚用之,可谓善养矣。
乐正子春下堂而伤足,瘳而数月不出,犹有忧色。门人问之曰:“夫子下堂而伤足,瘳而数月不出,犹有忧色,敢问其故?”乐正子春曰:“善乎而问之!吾闻之??子,曾子闻之仲尼: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不亏其身,不损其形,可谓孝矣。君子无行咫步而忘之。余忘孝道,是以忧。”故曰:身者非其私有也,严亲之遗躬也。
民之本教曰孝,其行孝曰养。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卒为难。父母既没,敬行其身,无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矣。仁者,仁此者也;礼者,履此者也;义者,宜此者也;信者,信此者也;强者,强此者也。乐自顺此生也,刑自逆此作也。
《孝行》译文注释
译文:
凡是统治天下,治理国家,必先致力于根本,而把非根本的东西放在后面。所谓根本,不是指耕耘种植,而是致力于人事。致力于人事,不是指让人民由贫困变为富足,让人口由稀少变为众多,而是致力于根本。致力于根本,没有比奉行孝道更重要的了。君主行孝道,名声就会卓著荣耀,臣下就会服从听命,天下的人都会赞誉;臣子行孝道,侍奉君主就会忠诚,居官会清廉,面临灾难就能献身;士人百姓行孝道,就会努力耕耘,攻必克,守必固,不败逃。所以说,孝道是三皇五帝的根本,是一切事情的纲纪。
执行一种政策就能使百善到来,百邪离去,天下顺从,这大概只有孝道吧。所以评论人一定先看他对亲人的态度,然后再推及到他对关系疏远的人的态度;一定先看他对关系重要的人的态度,然后再推及到他对关系轻微的人的态度。假如有这样一个人,他对亲人、关系重要的人很孝敬,而对一般人、关系轻微的人也不怠慢,这就是虔诚谨慎地行孝道了。这就是先王用以治理天下的方法啊。所以,热爱自己的亲人,不敢厌恶别人;尊敬自己的亲人,不敢怠慢别人。把爱与尊敬全都用在侍奉亲人上,并把事亲的光耀施给百姓,推广到整个天下,这就是天子的孝道。
曾子说:“人的身体是父母所生,使用父母给予的身体,怎敢不小心谨慎呢?平居不恭敬,是不孝顺;侍奉君主不忠诚,是不孝顺;居官不谨慎,是不孝顺;交友不诚实,是不孝顺;临战不勇敢,是不孝顺。这五个方面做不到,灾祸就会危及亲人,人们怎敢不小心谨慎呢?”
《商书》上说:“刑律三百条,罪罚没有比不孝更重的了。”
曾子说:“先王用以治理天下的准则有五条:尊崇道德,崇尚尊贵,尊重老人,敬重长者,爱护儿童。这五条就是先王用以安定天下的准则。所以尊崇道德,是因为它接近于圣贤;所以崇尚尊贵,是因为它接近于君主;所以尊重老人,是因为他接近于父母;所以敬重长者,是因为他接近于兄长;所以爱护儿童,是因为他接近于弟弟。”
曾子说:“父母生下了自身,子女不能毁坏;父母养育了自身,子女不敢废弃;父母保全了自身,子女不敢损伤。所以,过河要乘船而不游涉,出门要走大路而不走小道。能肢体健全,以守住祖庙,可说是尽孝了。”
养亲之道有五条:整修房屋,使卧具安适,调节饮食,这是保养肢体的方法;设置五色,敷施五采,排列花纹,这是保养眼睛的方法;订正六律,和谐五声,协调八音,这是保养耳朵的方法;把饭做熟,把肉煮烂,调和味道一,这是保养嘴巴的方法;面色和悦,言语动听,举止恭敬,这是保养心志的方法。这五条,依次交替去做,就可以说是善于养亲了。
乐正子春下堂时伤了脚,脚好后却几个月都不出门,脸上还现出忧愁的神情,学生们问他说:先生您下堂时伤了脚,脚好后却几个月都不出门,脸上还现出忧愁的神情,请问这是什么缘故?”乐正子春说:“这个问题你们问得真好啊!我从曾子那里听说过,曾子又从孔子那里听说过这样的话:父母完好地把子女生下来,子女要完好地把身体归还父母,不亏损自己的身体,不毁伤自己的形貌,就可以叫做孝顺了。君子一举一动都不忘记孝道,而我却忘记了孝道,因此才忧愁。”所以说,身体不是自己私有的,而是父母留给的。
人民最根本的教养是孝道,行孝道就是奉养父母。奉养父母是可以做到的。难做到的是对父母恭敬;对父母恭敬是可以做到的,难做到的是使父母安宁;使父母安宁是可以做到的,难做到的是善始善终。父母死了以后,自己仍行为谨慎,不带给父母坏的名声,就可以说能善始善终了。所谓仁,就是以孝为仁;所谓礼,就是奉行孝道;所谓义,就是以孝为宜;所谓信,就是以孝为信;所谓强,就是以孝为强。奉行孝道自然会产生欢乐,违背孝道必然会遭受刑罚。
注释:
①为:治。 ②务:致力。末:喻不重要的东西。 ③殖:种植。 ④章:彰,卓著。 ⑤芸:除草。疾:用力。 ⑥罢(pi皮):败。北:战败逃跑。 ⑦纪:纲纪。 ⑧亲重:即上文说的“所亲”、“所重”。下文“轻疏”指“所轻”、“所疏”。 ⑨简慢:怠慢。 ⑩笃谨:虔诚谨慎。 (11)究:穷,极。 (12)曾子:名参,春秋末鲁国人,孔子的弟子,以孝著称。 (13)遗:遗留。古人认为身体乃父母所生,所以把自己的身体看作是“父母之遗体”。 (14)庄:敬。 (15)莅(li立)官:居官。莅:临。 (16)笃:信,诚实。 (17)陈(zhen阵):阵,战斗队列。 (18)遂:成。 (19)商书:古逸书。 (20)慈:爱护。 (21)之:代子女之身。下同。 (22)阙:通“缺”,损伤。 (23)舟:用如动词,乘船。 (24)径:用如动词,走小路。 (25)支:肢,四肢。(26)床第(zi子):泛指卧具。笫:床上的席子。 (28)文章:指错综华美的花纹。青与赤相间称“文”,白与赤相间称“章”。 (28)六律:古代乐音标准名。乐律有十二,阴阳各六,阳为律,阴为吕。六律为黄钟、太蔟、姑冼、蕤宾、夷则、无射(yi),这里泛指乐律。 (29)五声:指宫、商、角、徵(zhi)、羽五音。 (30)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乐器的统称,这里泛指音乐。 (31)烹:煮。 (32)说:悦,和悦。 (33)代:更替。厚:当为“序”字之误。序:次第。 (34)乐正子春:曾参的学生。乐正:姓;子春:名。 (35)瘳(chou抽):病愈。 (36)而:尔,你们。 (37)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 (38)全:完好。 (39)咫(zhi指)步:极言距离之近。咫:古代长度单位,周代以八寸为咫。 (40)躬:身体。 (41)卒:终。 (42)仁此:以此为仁。仁:用如意动,下文“宜此”、“信此”、“强此”与此同。 (43)履:行。
《孝行》赏析评点
【赏析】
这是《孝行览》第一篇,阐述孝道为治国之本。文字多与今《礼记》中的《祭义》篇同。文章反复说明孝道的重要,把“孝”说成“三皇五帝之本务,万事之纪”,说成“民之本教”,可以使“百善至,百邪去,天下从”的东西。作者认为,天子的爱民,臣民的忠君、交友、勇战,治国的各种方策,乃至仁、义、礼、信,强等种种道德观念.无一不是以孝为基础的,无一不是孝道的推广扩充。关于“孝”的具体内容,文章也从爱身全体、“五养”、“三难”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论述。本篇可以说是关于儒家孝道的专论。文章开头以纡回之笔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围绕中心层层深入,三引曾子论孝以论证,语言简劲,句式整齐而灵活。
【集评】
明·王世贞:“此篇论孝行在务本,务本在先亲而后疏,先重而后轻,故三引曾子之论孝以证之,末以礼义信强以实之,而先王定天下之大经大法大本总不出此矣。”(见明·归有光辑《诸子汇函》)
民国·张之纯《诸子菁华录》:“明是说孝为立身之本,偏用纡回之笔以取势,有燕飞掠水之妙。务本意偏从旁面写出,悟此笔妙,方无蹠实之病。”